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

第134章 披荆斩棘

  浙省多山地。

   整个省的土地之中,山地占74.6%,水面占5.1%,平坦地占20.3%。

   浙省还多岛屿。

   全省沿海有大大小小的岛屿2878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岛有26个。

   是全赛里斯岛屿最多的省份。

   到现在是1996年3月21日。

   中国的岛屿开发程度和今日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些岛屿要么是典型的山头岛,要么就是荒无人烟的林地岛。

   大部分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可以说人迹罕至。

   由于浙省的土地限制,这个省份的幸存者得以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尸群躲猫猫。

   所以除了环坑聚居点,还有相当数量的幸存者组织营地。

   这些营地分布在山巅沟谷和森林深处。

   依靠天然屏障躲避丧尸的追击。

   再加上浙省的气候温和适宜,不必过度考虑过冬问题。

   而土地承载力,却成为了浙省赛里斯幸存者们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躲在深山老林靠种地过日子,可是相当辛苦的。

   这也使得该省份的幸存者分布非常松散,一个点位几百、几千,但绝对不会出现西北那样的十几万人的大型聚居点。

   因为养不活。

   环坑已经算是非常大的聚居点了。

   要是没有法利亚,或许环坑也会坚持不住,将自己拆分掉。

   贫瘠的土地,低劣的原始农业生产,没有化学肥料没有农药。

   聚居地根本养不活自己。

   “所以,有至少四分之一的路程是没有办法开车的?”

   “那我们要怎么把物资送回去?”

   安生从张兵口中得知了回到环坑的路。

   由于东亚尸群具备的集群意识,让尸群更加聪明,懂得克制,还有学习能力。

   它们似乎已经明白道路和幸存者成正相关。

   所以特别喜欢在道路上聚集,拦路阻截旅行者,或者是沿着道路无意识的漫游,试着主动寻找幸存者的聚居点。

   所以为了防止尸群沿着道路把聚集地扬了,所有的赛里斯幸存者聚居地都是交通极其不便的据点。

   “你在胡说什么!”

   “你知道我们有多少物资么?手提肩扛要损耗多少,需要多少人来做这个工作!?那可是将近三十公里!”

   安生也感到不可理喻。

   老宋手里是有地图的,张兵也知道确切的路线。

   去环坑水库的路,崎岖难走,车队最远能够到达青鹤镇。

   也就是环坑水库下游。

   就算全程开车到青鹤镇,也需要沿着河沟穿过森林和山峡才能抵达环坑水库。

   “别跟我说这些!”

   “我需要一条能够直接开到你们聚居地的道路,是道路!”

   安生粗鲁的吼道。

   这些赛里斯的幸存者太谨慎了。

   宁肯用走的,用人力去搬运,也不愿意走公路。

   “唉……”

   安生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东亚这边的真实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峻。

   幸存者为了求生无所不用其极,尸群没有像是吓破美国国家重建委员会NRC的胆那样吓破环坑人的胆。

   却也让环坑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习惯于用最低调、最低风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能够割舍抛弃,他们就一定会做。

   甚至包括人命。

   “可是进山的公路被滑坡埋了,而且走公路实在太危险了。”

   老宋据理力争。

   “还是应该求稳,翻山最多走两天,只要发动环坑那边的居民,也是很可观的运力。”

   彭伟也说。

   其他几个接应人小队的队长们也附和起来。

   “是啊,安上校,谨慎一点。”

   “我们可以先找到一条最快的山路。”

   “……”

   安生和这些人没有共同语言。

   小队长们没错。

   他们的谨慎是在付出足量的牺牲和鲜血才换来的。

   但安生也没错。

   他们对于法利亚说的“物资”量根本就没有概念。

   动用人力是成本最高的。

   人力运送途中,需要消耗的热量虽然远小于携带的粮食量。

   但未免也太低效了。

   “算了,既然你们说到这份上。”

   “那就按稳妥的来!”

   安生说道。

   他带着的是一个庞大的车队,一共有十二辆各型车辆,4辆载重卡车带着总共35吨重的各类物资。

   4辆悍马是从船队上带下来的,以及另外四辆面包车用来载人。

   全队总计80人,安生也在其中。

   所以只带着接应人小队的几个队长和几个最好的向导。

   乡村区没什么丧尸了。

   所以这时候车队还开在一路畅通无阻的开着,没有任何障碍。

   道路上很少见到车祸现场,也没有尸群。

   它们都被之前的尸群裹挟着去了苍溪。

   安生想要速战速决,直接去环坑交涉,然后留下物资,多带一些人力回登陆场。

   他一直都没说这事情。

   毕竟,谈判从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