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人在大唐,开局一把金锄头

第198章 阳春三月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一阵,一切如常。期间采小兰连着跑了两趟府衙,向户科申请了一块地,就在天福聚财居的旁边。

   让人可惜的是,户科管事没有同意。

   反而跟采小兰说了其中的难处:那块地在官道规划版图上。

   丰仓急了,连连问道:“可这地它不在官道上呀?”

   “在修路的时候出了个情况,官道在天福聚财居那里拐了个弯。但是没在规划版图上标注出来。”管事瞪了他一眼。若不是看在采小兰的面子上,丰仓都没有和他见面的机会。

   现在蹬鼻子上脸,都学会“刺挠”人了。

   采小兰非常熟悉官员的办事模式,想办的事情没办成,很显然是其获利没超过风险。如果是之前,采小兰肯定会给管事表示一下,但现在,她想等等。

   等个几天,她的侯爵应该就下来了。虽然是个“白板”侯爵,什么权力都没有。但只凭借高级勋贵们拥有的上达天听的权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一路绿灯”无虞!

   没人敢不给面子。

   ……

   李世民挂帅,六部督办,事情落实得极快。不到一旬,抄送往各地的邸报就全发出去了:责令各州府巡视辖下土地,保证土地不被大家族侵占,朝廷将派遣钦差全国巡查……府学县学必须对贫民子弟中的读书人开放……各处藏书阁广开方便之门……

   在几十条新规中,有一条不起眼的:成立织布司,推行丝绸与棉布的生产。

   与邸报同时到达的,还有脚踏纺织机设计图纸,《花布侯采氏织布法》。

   驿站的管事得了邸报,第一时间送到了府衙。

   卢青云出身卢家,长安的动静早有耳闻,隐隐觉得近日有大事将要发生,每日办公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邸报。

   “大人,这是今天的!”管事奉上。

   卢青云接过,立即发现了重量不对,“啊?这么厚实!”

   他沿着封藏的线条看了几遍,都没发现拆封过的痕迹,心里信了几分。

   “这——”

   包裹里拿出了几本薄册,他越看越心惊。

   “没听哪位新相上台啊?怎么会有这般变化?这是要搞新政呀。”卢青云心里诧异,同时迅速盘算起册中的新政自己该如何落实,又该怎么样收获实效。

   政令的薄册翻完了,底下的另两本露了出来。

   看见这两本书名的瞬间,他兴起,狠拍一掌桌子。从那两本书的后半截名字来看,它们都是扬州府送上去的东西。

   “大人,怎么了?”外面守着的管事听到动静,连忙跑进来问道。

   “没事。你先出去吧!对了,去把长史与判司两位大人请过来,另外把礼科的三位管事都叫过来!”他翻了翻后发现的薄册,才明白了花布侯是谁。

   “这小兰倒是好运道。”

   扬州府依照规制,安排好花布侯爵位的仪式,只等朝廷的敕书与礼器。

   可叫人诧异的是:驿站递来的只有一道敕书。其余配套物品一应皆无。

   “刺史大人,这里是有什么误会吗?”他将敕书捧给卢青云。

   卢青云琢磨了半天,才品出上面的意思。平民女子没有军功,一下升到侯爵,前所未有。李世民给采小兰的赏赐,肯定是一个虚名。按照上层的意思,扬州府衙只需要把敕书送达花布侯处就行。

   “这李老二,算是抠出名了!”卢青云无奈。

   封爵就封爵,还搞这一套虚的。

   “唉,朝廷考虑到采家无祖上功德,封爵已经是逾越之举了。圣人为了避免世人嫉妒惹祸,只给了爵名,没有实封!”卢青云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那——”管事一下子不会了。

   讲礼仪是需要花钱的。上面没给钱,连司礼的礼器都没拨下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卢刺史想了想去年的“第一”,又想了想以后的官途,采小兰贡献不小。牙关咬紧,铿然说道:“按照以往的规矩办!新年礼科的预算拿出一半,还差多少钱,我想办法补上!”

   “是!”

   管事去忙了。

   ……

   就在一旬前的朝会,房玄龄先说服了虞世南,又以礼逼迫,说动了魏征上书直谏,最终取得了出差下江南的职责。下江南送花布侯的敕书与奖赏。

   下了朝,房遗直听闻父亲要去扬州,不由奇怪:“父亲,这等小事,您怎么会……”

   “你呀。家国无小事。”房玄龄显然没对大儿说实话。

   这一把算盘,唯独他自己清楚。

   时至今日,大唐内外安稳还不到五年。棉衣的到来,让好大喜功的李世民再一次看到了扩大版图的机会。天天让六部的臣子留堂,商议出战的可能。

   朝堂里的大臣们都很清楚,一旦掀起战争,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房玄龄被问烦了,只好出去躲躲。

   两架马车,从国库里点走了奖金,房大人江南之旅正式开始。

   ……

   “大人,要去府衙吗?”临近扬州府,侍卫头领在船舱门帘外恭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