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234章 气吞山河

  锦衣卫北镇抚司临时衙门。

   黄鹤和武垒端坐在主位上,旁边站着一名面无表情的锦衣卫缇骑。

   在北镇抚司同知一直空缺的情况下,已经高升为副同知的黄鹤实际上已经成为北镇抚司最高长官了。

   锦衣卫的办事效率很高,不多时,接到通知的陈寿三、张三八还有许夫人三位义军首领已经匆忙抵达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

   “卑职等参见黄同知、武千户。”

   “三位快请坐,来啊,看茶。”黄鹤指了指下面的座位,示意三人坐下。

   轮值的锦衣卫为三人端上茶水后,悄无声息地退出房间,并随手关闭了大门,远远地守在门口。

   非礼勿听,非礼勿问,非礼勿视。这是锦衣卫们的生存底线。如若不然,不仅自身危矣,甚至可能会祸及家人。

   “多谢黄同知,不知二位上官急忙召见我等有何事吩咐?”

   三人因为初来乍到的原因,话语间显得很是谦虚。

   “二牛,给他们讲讲情况吧。”黄鹤张口说道。

   “是,黄同知。”这名缇骑上前两步,拱手说道。

   不错,这位锦衣卫缇骑就是那位神秘的中间人。也是原本吴希奭手下的精锐夜不收,在血战漳州之后给文天祥送情报的那位李二牛。

   由于其身手敏捷、忠诚可靠,被挑选入了黄鹤的特战队,成为了一名特战队员,跟随在黄鹤身边。

   不多时,李二牛就把高要县城发生的事情,以及悍匪胡来的经历,还有北岭山清风寨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黄同知、武千户。恕卑职直言,卑职以为这勒索丁员外一事倒也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其祸害一方、危害百姓,那就容不下这等贼人了。”农民出身的陈寿三对士绅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宋朝的盗匪之多是历朝历代中出了名的,即便是搁在三百多年前的宋初那也是稀松平常,更何况在宋末元初的这段时间。

   山高皇帝远,朝廷也是有心无力。

   有些是被逼急了没有活路了,不当盗匪就得饿死。

   也有的纯粹是因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无论何种原因,宋朝时期盗匪猖獗,令宋朝历代皇帝倍感困扰。

   为应对官府围剿,土匪们也很聪明,采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招安的策略。

   “陈团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黄鹤不紧不慢地说着。

   “哦,卑职愿听详闻。”陈寿三注视着黄鹤拱拱手,说道。

   “这些士绅固然不是什么好鸟,可人家毕竟归顺了官家,这种事官家总是要管一管的。若不然,放任土匪横行四野,我国朝还怎样发展壮大?”

   “这其二嘛,治安好了,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这百姓稍安,朝廷的赋税、兵员岂不是源源不断?”

   “这是官家的战略,具体本同知也不太懂。不过君命不可违,官家怎么说,本同知就怎么做。陈团座以为呢?”黄鹤喝着茶水,连续说道。

   话说到这份上了,三人也不是傻子。黄鹤的意思很明确了。

   皇帝咋说,做臣子的就咋办。

   这里面没什么对与错。

   “卑职等愿听同知调遣!”三人对视一眼,连忙站起来大声说道。

   “好,本同知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既然如此,金牌在此!”黄鹤掏出赵昺的金牌,站起来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厅之中,除了黄鹤,其余众人连忙拱手相拜。

   “奉陛下口谕,令陈寿三、张三八、许夫人各领本部精兵三百,随本将出征,踏平清风寨。众匪首一个不留,胁从全部缉拿归案,不得有误!”黄鹤大声下令道。

   “臣等遵旨!卑职等愿听将军号令!”陈寿三等人连忙回答道。

   军中的事情可不是儿戏,根本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诸位还有何疑虑?”武垒问道。

   “敢问将军,这胡来有多少人马?”张三八问道。

   黄鹤和武垒对视一下,伸出一只手来,说道:“据传,当有五千之众。”

   “敢问将军,既然山匪人手众多,朝廷却令我等三人仅仅抽调三百精兵?我三人加起来尚且不足千人,不知朝廷方面有何打算?”陈寿三等人也是充满疑惑。

   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陈寿三等人,虽非名将,但亦历经大小战阵。常理而言,兵马多多益善,故而陈寿三等人心中才充满疑虑。

   “哈哈,三位不必忧虑。官家曾有言,这打仗分三种?”武垒笑着说道。

   “哦,哪三种?请将军示下。”许夫人也是来了兴致。

   “官家曾有言,这大战之道有三,算定战,舍命战和糊涂战。”武垒说道。

   三人听闻之后,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之中。

   ……

   清风寨后山,一百来名特战队员已经埋伏妥当。

   自从赵昺下定决心要铲除这股“臭名昭着”的山匪时,黄鹤带领的特战队员们就已经忙碌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