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374章 午夜密会

  坐在主位上的便是钓鱼城旧将王立,在其对面自然就是黄鹤和孟力。

   “黄同知,官家真这么说?”王立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本将自从刺杀漳州合剌普华之后便被鞑子四处追杀,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投奔官家,至今已经十一年了。莫非王将军觉得以本将的身份有必要诓骗你么?”

   十年时间,大宋早已经改天换地,王立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事实上,早在与锦衣卫刚接触之际,王立便已详加察访。

   “黄同知,末将当年不战而降,早已经被世人所不齿。如今仓促归正,恐遭人诟病。”王立双手拂面,缓缓说道。

   王立对于十年前即1279年自己在钓鱼城下开门投降,致使数十名宋朝将领以死殉国一事至今耿耿于怀。

   1279年正月钓鱼城投降之际,钓鱼城三十余名守将自刎殉国。

   王立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黄将军,当年跟着末将的那些兄弟们早已经不在人世,末将虽死不能赎罪。”此时的王立想起来十年前惨烈的一幕,掩面而泣道。

   王立哭了,三十九岁的王立哭得泣不成声。

   “当年王将军年少,受到熊耳夫人的蛊惑,以至于被奸人利用,声名尽毁,这也是事实。”黄鹤道。

   熊耳夫人并不姓熊,本姓李,因其原为元军将领熊耳的夫人,故称为熊耳夫人。宋朝在收复泸州的战斗中,元将熊耳被王立斩杀,其夫人藏于人群之中,后隐瞒身世被王立带回钓鱼城,名义上收为“义妹”,实则纳入妾室。

   重庆因为叛徒赵安出卖而沦陷,四川虓将张珏巷战中兵败被俘,致使钓鱼城腹背受敌。

   整个巴蜀大地只剩下一座钓鱼城苦苦坚守……

   (说到张珏,论战功比张世杰大,论气节不输于文天祥。)

   “气战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灭,功业竞何如?”这便是文天祥对张珏最中肯的评价。

   “末将虽受人蛊惑,然终究还是自身意志不坚所致,故不可全然归咎于他人。”王立一摆手,把所有的过错归于自己身上。

   熊耳夫人另一个身份是西川行枢密院副使李德辉的妹妹。

   李德辉又是第二任安西王阿难答的亲信。

   阿难答此人信奉绿色的旗帜,并且差一点就当上蒙元第三任皇帝。

   当钓鱼城沦为孤城,遭蒙元大军围困之际,王力在战与降之间犹豫不决。关键时刻,熊耳夫人的一席话,让王力选择弃城投降。

   “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王将军毫不掩饰,更不推卸责任。王将军深明大义,令本将佩服。”黄鹤罕见的抱拳道。

   英雄重英雄,王立的真诚,令黄鹤这个性情中人倍加赞赏。

   “不知黄将军此行……”王立婉转地问道。

   “夔州。”黄鹤直截了当地说道。

   “末将虽为夔州节度使,实则并不能掌控全局。”王立自然知道宋军的意图,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如实相告。

   “哈哈,此事本同知自然知晓。但如今长江以南的情况,我想王将军也是了如指掌吧。”黄鹤笑道。

   宋军自从祥兴十一年元月开始北伐,短短一年之间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王立自然知道。

   “阿里海牙归正,王师阵斩史弼,加上张宏范的病亡,朝廷大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江南,末将自然是知道的。”

   王立实在想不通,看似强大无比的蒙元竟然在一年内几乎尽失江南地区。

   “蒙元当灭,大宋当兴?”

   此时,王立的脑海中不断思考着一年来,甚至十年来宋朝内部发生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夜已深沉,窗外一片漆黑,狂风肆虐着,仿佛无数的亡魂在那哭泣,令人心头震颤。

   一阵寒风夹杂着雪花顺着窗户的缝隙中袭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颤。

   油灯的火苗在寒风中瑟瑟抖动,仿佛风随时可能熄灭。

   “下雪了,没想到这夔州大地竟然也这么冷。”黄鹤看向窗外,喃喃自语道。

   众人顺着黄鹤的目光看去,在这黎明前的黑夜里却是什么也看不到。

   “官家曾言不管王将军做过什么,但终究是保全了数十万城中百姓,仅从这一点讲王将军当得起英雄二字。”

   “末将糊涂,末将或许早该战死在钓鱼城下。”王立哭泣道。

   “往昔之事已然逝去,无需再虑,虑亦无益,徒增烦扰而已。今朝廷大军压境,近在咫尺,王将军理应深思熟虑未来之计,如此方不负张制置对你的悉心栽培。”

   王立早年跟随张珏,德佑元年,即1275年,张珏被任命为四川制置副使、知夔州府,随后被调往夔州,王立便成为钓鱼城最后一任守将。

   张珏被俘之后于至元十七年二月,即1280年在安西用弓弦自尽。

   “黄同知,若官家不弃,罪将愿献城归顺朝廷。”王立站起来,深鞠一躬道。

   “好,本同知等的就是王将军的这句话。”黄鹤上前一步搀扶起王立,目光坚定地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