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98章 紧急军情

  此时正在负责密切监视雷州军情的黄鹤等人,看到吕文焕从阿里海牙府邸出来。

   联想到最近几日雷州的种种异常情况,察觉出事态的严重性。

   黄鹤当机立断,派其四弟丁勇秘密出城,火速将雷州的异动报知都指挥使赵与珞知晓。

   面对随时有可能发动的入侵,黄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一代伟人更是在其《论持久战》指出,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丁勇匆忙告别之后,一路向南疾行,两日后终于抵达华夏大陆的最南端——徐闻县码头,在北镇扶司情报人员的帮助下,坐船紧急驶往海口。

   后世的徐闻县北港码头距离海口不过二十公里。

   被誉为华夏大陆南极村的灯楼角,后世着名的“渡琼作战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谈笑间,东方马奇诺“伯陵防线”灰飞烟灭。

   (薛岳,字伯陵。)

   灯楼角和海南澄迈角遥相呼应,海峡仅宽22公里;北港码头和海口相对。

   灯楼角,大美壮观。

   海是双海,浪是奇浪,礁是珊瑚礁。

   灯楼角古称尾角,因满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此地建造灯塔,故得名。

   从雷州半岛最南端,乘坐木帆船起渡,顺风顺流六七个小时便可以抵达海南岛。

   若不顺风而顺流,以人工划桨一夜间也可到达对岸。

   经过两天半时间的奔波,疲惫不堪的丁勇终于登上了琼州岛。

   虽然天色已黑,但丁勇等人却顾不上休息,几名锦衣卫简单吃上一口干粮,又喝点凉茶,骑上快马直奔海口。

   不多时,纵马疾行的丁勇等人已经抵达城门下。

   黑夜里,马蹄声响,火把明亮。

   丁勇等人的行踪早已被城墙上的宋军巡逻官兵看得一清二楚。

   “我乃锦衣卫百户丁勇,速速让我进城,我有紧急军情禀报都指挥使。”丁勇坐在马背上,一手持火把,一手举着锦衣卫腰牌,对着城头大声地喊道。

   天色已晚,海口的城门早已关闭,守城兵马并不会因为你是锦衣卫百户就专门去给你开门的。

   城墙上人影攒动,有协助巡逻的锦衣卫看到丁勇等人,对旁边的当值校尉说了几句。

   不多时,护城河上的吊桥缓缓放下,一个竹筐顺着绳索从城头上放了下来。

   夜间无令那是绝对不允许开城门的。

   更何况这段时间因为赵昺已经下旨要求严格戒备的原因,故而盘查更是严格。

   丁勇对比倒也理解,下马走过吊桥,坐在竹筐之中,被城墙上的兵丁合力拉了上去。

   丁勇的手下几人则在城外斜靠着树根休息,顺便等待天明。

   城墙之上,丁勇和几名同僚寒暄几句,匆匆下了城墙,直奔兴王府而去。

   “卑职丁勇参见都指挥使。”一间书房里,丁勇对着坐着的赵与珞说道。

   “起来吧,丁百户深夜求见,可是雷州有了变故?”赵与珞问道。

   丁勇赶忙回答道:“回都指挥使,三日之前,雷州阿里海牙匆忙聚集各路将领,在其府邸密谋两个多时辰。待其余诸将离开后,吕文焕又单独停留约半个时辰才离开。这是黄千户写的情报,请都指挥使过目。”

   此时的赵与珞面色凝重,接过信件,检查一番无误后打开信件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什么!吕文焕那狗贼十日之前竟然亲自带领一万兵马进驻雷州城?”

   赵与珞惊愕地说道。

   “是的,都指挥使。卑职等探得十日之前吕文焕带领一万马步军抵达雷州,目前正驻扎在城外。”丁勇回答道。

   “黄鹤并未探知出阿里海牙几时出兵么?”赵与珞眉头紧皱,急切问道。

   鞑子几时出兵,人马有多少,这才是最关键的情报。

   赵与珞看到这些关键信息并没有出现在信件上,一时间显得甚是着急。

   “回都指挥使,卑职失职。卑职等无法深入,并未探知具体情报,请都指挥使责罚!”丁勇连忙单膝跪地道。

   “无妨,该来的迟早要来。我朝在此之前尚有三四日时间可以准备。”

   赵与珞并没有过多的责备,反而言语宽慰着丁勇,令后者颇为感激的同时又陷入深深地自责之中。

   “你且下去好生休息吧。”赵与珞摆摆手让丁勇退了出去。

   “来人!”待到丁勇退出去之后,赵与珞大喝一声。

   “卑职在!”当值的锦衣卫校尉听到喊声,走进来。

   “拿本王的令牌,连夜出城,去澄迈等地寻找陛下。请陛下速速回宫。”赵与珞对着校尉命令道。

   “卑职得令!”

   “来人,为本王更衣。”

   “来人,速去通知众位朝臣,让他们于宫门口等候,随本王一同觐见皇太后。”

   赵昺不在,作为仅存不多的宗室的赵与珞在这个时候毫不客气地下达着各种命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真要是等到赵昺回来再说,黄花菜都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