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第260章 我怎么就不能有计

  刘备此番前来北海,一个是为了刷名声,另一个是为了增长自己的实力。

   孔融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诸侯,只能说是一个地方官员。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刘备的理想很大,你可以怀疑刘备的一切,但却不能怀疑一个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决心。

   汉末众多诸侯里面,若论韧性,刘备绝对能够排上第一的位置。

   所以,刘备想要青州,就必须在青州打响自己的名气,尤其是在这个青州官员大多被黄巾军给弄死的特殊时期。

   “武安将军,这黄巾贼包围北海多久了?”

   刘备偏头看向武安国,问询道。

   “已经半月有余。”

   武安国思索了一番,旋即开口道。

   原本的黄巾军不止有十万大军,只不过因为北海久攻不下,所以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离开了这里,朝着其他地方蔓延。

   “半月...”

   “黄巾军有十万大军,每日所耗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想必此前他们劫掠而来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刘备抚着胡须,暗自思索着。

   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的太阳,刘备暗自有了一丝谋划。

   “可有北海舆图?”

   刘备看向武安国,问道。

   “有,就在城楼之中,刘大人且随我来。”

   武安国点了点头,带着刘备朝着城楼走去。

   走进城楼之内,一张北海的舆图悬挂在墙壁之上。

   刘备走近之后,目光在都昌周围查看了一眼,最终将目光停留在溉水、潍水两条河流之上。

   这两条河流的水流并不湍急,溉水起源于覆甑山,向东北方向流经都昌进入大海,与潍水刚好一西一东包围都昌城。

   “我有一计,可定城外黄巾贼寇。”

   刘备面露喜色,对着二人说道。

   “你也有计?”

   太史慈眉头一挑。

   “...”

   “我怎么就不能有计?”

   刘备脸色一垮,他觉得太史慈说话实在是太呛人了,总是动不动就怼他。

   “咳咳,且说来听听。”

   太史慈也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不太友善,于是轻咳两声缓解了一下尴尬。

   “近几日北海未曾下雨,天气渐渐转暖,而城外无庇荫之处,整日太阳暴晒,城外黄巾军势必疲惫不堪。”

   “能够让他们坚持下来的无外乎东西两条河水。”

   “若是将溉水与潍水堵截,城外黄巾军势必会面临断水的窘境,届时待得他们疲乏之时一举杀出,定能取胜。”

   刘备指着东西两条河流,出言道。

   “为何不用水攻?”

   武安国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问道。

   “水攻是个好主意,可是眼下并非汛期,两条河水不足以破敌。”

   刘备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

   “原来如此。”

   武安国点了点头,对刘备有些敬佩起来。

   “我可突围出城,前往上游截断水流。”

   太史慈拱了拱手,对着刘备说道。

   “突围太过危险,贤弟前去,愚兄心中担忧啊。”

   刘备看向太史慈,面露忧虑之色。

   “...”

   “给我一千人马,我便能轻松突围。”

   太史慈抿了抿嘴,没理会刘备占自己便宜的行为。

   “突围宜用骑兵,城内可有一千骑兵?”

   刘备转头对着武安国问道。

   “有五百。”

   武安国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

   堂堂一个郡,五百骑兵就是他们北海最强大的战力了。

   战马还是他们早些年用盐和北方胡人交换的,这些年随着世道越来越乱,他们也就停止了与北方的联系。

   “五百足矣。”

   太史慈沉吟一番,觉得五百就不错了。

   骑兵这东西就金贵的很,再想多要也不现实。

   “今日天色不早了,明日未时再行突围,那时城外贼军必定人困马乏,贤弟突围也能安全一些。”

   刘备看了一眼已经渐渐西陲的太阳,提议道。

   “行。”

   太史慈点了点头,同意了刘备的建议。

   ...

   一夜有话,大汉魅魔上赶着撩拨太史慈,结果太史慈依旧是那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这让刘备有些沮丧。

   凭什么同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刘彦振臂一呼那么多猛将,自己却坎坷无比。

   好不容易弄了两个武力不错的结义兄弟,结果还没睡多久,俩人就先走一步。

   午后,太史慈吃饱喝足后,携带着一些干粮,领着五百骑兵杀出城去。

   “杀!!”

   太史慈手持宝弓,三连珠之后将宝弓挂于马背之上,挺枪冲在最前方。

   三支箭矢连珠而去,三名倒霉的黄巾士兵应声而倒。

   “杀了他们!”

   “快来杀了他们!”

   黄巾士兵见到有人突围,立即叫嚷着围了上去。

   然而太史慈凶猛无比,手中长枪开路,挑刺间带着五百骑兵杀出一条血路。

   见到太史慈勇猛,黄巾士兵只是象征性的在旁边隔空挥舞锄头,也不敢上前送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