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第649章 辽东局势 shuhaige.net

  益州的落幕,宣告着大汉的固有领土几乎全部统一。

   但属于大汉的战争并没有结束。

   徐荣率水师抵达青州后,便派人写信痛斥好兄弟公孙度。

   “念。”

   公孙度靠在龙椅之上,对着一个刚刚阉割过后的宦官说道。

   “这...我...”

   宦官脸色苍白,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念呐,不认字嘛?”

   公孙度眉头微皱,一旁的公孙康立即呵斥道。

   “奴婢...奴婢不敢呐。”

   宦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砰砰的磕着头。

   “看来,我这位好哥哥,骂的有点脏啊。”

   公孙度目光看向宦官手里的那封信,不禁感叹道。

   “父亲,那徐荣匹夫怎敢骂你?”

   公孙康看向公孙度,恼怒地说道。

   “怎么不敢?”

   “我能有今日,也多亏了我这位徐大哥。”

   “人不能忘本,骂就骂吧,当哥哥的骂我这个弟弟怎么了?”

   “康儿,念来给为父听听,为父要看看,我这位好哥哥怎么骂我。”

   公孙度目光瞥向公孙康,与其平淡的说道。

   “诺!”

   公孙康应了一声,将书信从宦官的手中夺下。

   “公孙度,枉我他娘的举荐你为辽东太守,你特娘的忘了当年的志向了?”

   “忘恩负义的东西,你差点害死老子,陛下本看在你镇守辽东多年,欲要封赏于你,哪知你竟然有僭越之心,你简直是不忠不义。”

   “若还把我当兄弟,听我的,用功劳抵除罪过,只要你将高句丽打下来,并入我大汉的疆域,陛下还愿意封你为辽国公,否则到时候你我兄弟兵戎相见,休怪我不顾兄弟之情。”

   “呸,他徐荣算什么东西,竟然敢如此羞辱...”

   公孙康念到最后,忍不住怒骂徐荣。

   啪——

   然而公孙度竟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扇在了公孙康的脸上。

   “孺子,安敢辱我兄弟?”

   “若无他,你我今日还在玄菟当一个小吏。”

   公孙度怒斥自己的儿子。

   “父亲,可是他骂你啊!”

   公孙康捂着红肿的脸颊,倔强的反驳道。

   “骂就骂了,若没有他...唉。”

   公孙度语气一缓,默默的走到窗边看向远方。

   思绪飘扬悠长,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

   那时候的两人还小,他刚刚随父亲来到玄菟。

   身为外地人,年纪尚小的公孙度难免受到本地人的排挤。

   而从小就性格暴躁的徐荣,就如同一束光一样照进了公孙度的心里。

   再一次受人欺负的时刻,徐荣一人一棒子将那些围殴公孙度的孩子全都打服。

   至此,公孙度就成了徐荣的小兄弟。

   每每遇到困难,徐荣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兄弟找回场子。

   而家境贫寒的徐荣,也因为照顾公孙度,受到了公孙度父亲的一些帮助。

   随着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年纪也越来越长。

   年少的二人立志报国,在一次波及全国的叛乱中,徐荣从玄菟郡出发,带着几百乡勇开启了军旅生涯。

   而公孙度则是留在玄菟接替父亲担任小吏。

   多年后,徐荣因为能力出众接连擢升,最终董卓乱政之时,为公孙度争取到了辽东太守之职。

   “唉,我还有退路嘛?”

   公孙度看着窗外盛开的梨花,因为往日的回忆,让他眼角有些湿润。

   “主公,如今的情况来看,我们只能退了。”

   阳仪摇头苦叹道。

   “是啊,如今的形势,再想要成就霸业已经无望了。”

   “当初你劝我称王,我本应感激你,但如今此事必须有个交代。”

   “你的家人我会好好照顾。”

   公孙度转身看向阳仪,话语中满是愧疚。

   “多谢主公。”

   阳仪对着公孙度躬身一拜。

   刹那间血光四溅,阳仪的人头被公孙度斩下。

   “康儿,你去带上此贼的人头,乘船去青州找到你徐伯父,就说,为父也是受了小人蛊惑。”

   “如今为父深刻反省,怒斩此贼,还望他为我在朝中美言几句,为父这就点兵攻打高句丽。”

   公孙度撕下阳仪的一块衣角,一边擦拭着手中宝剑,一边对公孙康吩咐道。

   “是,父亲。”

   公孙康有些畏惧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阳仪跟随公孙度多年,他们公孙家能够占据辽东称王称霸,阳仪居功至伟。

   没想到这样一个功臣,他父亲说砍就砍了,简直颠覆了公孙康的三观。

   “来人,传令三军,三日后随我出征高句丽。”

   公孙度宝剑归鞘,对着几名亲信下令道。

   “诺!”

   柳毅、公孙模等将领拱手领命。

   ...

   就在公孙度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北征高句丽的时候,一支骑兵已经迅速的通过辽西走廊,进入了辽西大营。

   张辽也没想到,去年刚来,今年又回来了。

   “张将军。”

   “张将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