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第246章 一夜白头

  城外喊杀震天,城楼内公孙瓒忙里偷闲。

   没办法,实在是熬不住了,让邹丹顶一会,他在城楼里补一补觉,哪怕睡一个时辰也好。

   “咩咩咩...刘虞匹夫,求我也没用...晚啦~”

   “吾儿奉先何在,给我弄死刘德操!!”

   公孙瓒抱着小摊子,嘴里嘟囔着,显然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

   梦里,公孙瓒拳打刘伯安,脚踢刘德操,将冀州一众猛将全都招降。

   就在公孙瓒做着美梦的时候,邹丹拄着拐杖快步跑了进来。

   “主公快醒醒!”

   邹丹用拐杖捅了捅公孙瓒,试图将其叫醒。

   “奉先吾儿,为何要捅我!!!”

   公孙瓒汗毛炸立,从床榻上猛然站起。

   就在刚刚,梦里自己好不容易收降的义子吕布,竟然拿着方天画戟捅自己。

   “啊...呼,呼,你...你干嘛捅我?”

   公孙瓒惊慌的看着邹丹,低头看了一眼对方手里的拐杖。

   “主公,不好了,城南...冀州军放火烧了城南的十重鹿角。”

   邹丹脸色焦急,对着公孙瓒解释道。

   “什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已经命令王门每两天用井水冲刷鹿角,以此来防备敌军火攻。”

   公孙瓒神色恼怒,尽管他知道邹丹不会骗自己,但还是愿意相信这是假的。

   因为一旦南门的鹿角出现问题,无终城将会陷入两面围攻的局面。

   至于为何幽州如此多的兵力不朝着北门和东门铺设,完全是因为无终城外有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也是组成无终城护城河的河水。

   北门和东门的护城河更加宽阔,分散兵力不仅不会给公孙瓒压力,反而会使伤亡加大。

   “冀州军半个月以来未曾攻城,南门守军阳奉阴违,最近数日以来都没有用水冲刷城外鹿角。”

   邹丹缓缓闭上眼睛,感觉一阵的无力。

   此前如果只是面对西门这一路,他们或许还能靠意志力硬撑着。

   但是如今南门也将陷入猛烈的攻势,无终城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完了!”

   公孙瓒一屁股跌坐在床榻上,眼中满是悔恨。

   如果自己能够凑出时间来,每日去南门查探一下,或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给他。

   “主公,要不...要不开城投降吧,刘虞此人性情温和,只要服个软,总能保住性命。”

   邹丹叹了口气,语气略有迟疑的说道。

   砰——

   公孙瓒努而起身,一脚踹翻邹丹。

   “你特么再说一遍!”

   “老子就算死,也绝不向刘虞那个皓首匹夫低头!”

   “老子最鄙视的就是这个老不死的!”

   公孙瓒抓起邹丹的衣领,如同一个发狂的雄狮一般。

   他可以向任何人低头,但绝不能向刘虞低头。

   他和刘虞对着干了好几年,如果低头,岂不是证明他公孙瓒的所作所为都错了?

   “主公...”

   邹丹嘴角溢血,痛惜的看着眼前穷途末路的公孙瓒。

   “对不起。”

   “坚持到天明,你率军投降,刘伯安不会伤你。”

   公孙瓒神色一缓,轻轻的松开了邹丹的衣领。

   “主公!”

   邹丹眼中含泪,口中不停地念着。

   没有理他,公孙瓒默默的离开城楼,甚至都没有在城墙上久留,而是迅速的朝着郡守府跑去。

   “主公...何至于此啊!!”

   邹丹望着公孙瓒离去的身影,眼中露出一丝怜悯。

   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个恣意风流的大好儿郎。

   率领着数十骑在草原上痛击异族,靠着不怕死的狠劲,闯出了赫赫威名,吸引了大量的忠义之士前来。

   随着屡立战功,公孙瓒从一个赘婿一步步爬到右北平太守。

   然而随着实力的不断膨胀,野心也在悄然滋长。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纵马狂奔在城内的街道上,公孙瓒停在太守府门外。

   将心爱的坐骑随意丢在门口,公孙瓒快步跑了进去。

   随着天边泛起鱼肚白,公孙瓒在太守府正堂枯坐一夜。

   “父...父亲?”

   公孙续看着正值壮年却一夜白发的公孙瓒,脸上满是不敢置信。

   “续儿。”

   公孙瓒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儿子。

   “父亲,你...要不要休息一下?”

   公孙续眼中含泪,担忧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续儿,过来。”

   公孙瓒对着儿子招了招手。

   迈开脚步,公孙续走到公孙瓒身前。

   公孙瓒伸出粗糙的大手,轻轻的抚摸着儿子的脸庞。

   “一转眼,你都已经十四岁了。”

   公孙瓒语气温和,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

   “父亲...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公孙续低着头,不敢去看公孙瓒。

   城外战鼓雷鸣,喊杀震天,公孙续自然不会不清楚公孙家的处境有多么的危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