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第404章 你不会怪我吧

  自从袁术被这一帮人一番吹捧,这称帝的心思就再也掐不灭了。

   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

   这年头谁先称帝谁就要成为众矢之的。

   刘焉敢称王,那是因为人家手中有先帝遗诏,同时还占据着易守难攻的西川。

   就算是这样,人家也才只是称王罢了。

   再说了,人家特么姓刘啊!

   因此,崔琰、刘晔这帮对袁术忠诚度并不高的人,立即就开始着手跳槽的事情了。

   现在看来,小袁和大袁一比,属实是差了点东西。

   对于手下的小心思,袁术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了。

   为了能够尽快称帝,袁术让人去将正在张勋麾下攻打徐州的孙策等人召回。

   徐州·僮县

   虽说徐州有了刘哥的加盟,使得陶谦拥有了一个还算是强力的外援。

   但是袁术也有孙坚那批能征善战的旧部。

   虽说黄盖、祖茂、孙静、孙香以及孙贲、吴景之流也就是二三流的将领,但是临阵经验丰富。

   再加上初出茅庐的孙策,以及徐琨、朱治两个还算尚可的战力。

   因此,饶是刘备有太史慈、武安国两个一流,也是被打的屡屡受挫。

   只能说,刘备让徐州的局势变得稍显胶着一些,小半年过去仅仅是丢了一个县。

   然而,别看徐州战场,孙家人表现得尤为出色,但是他们的主将仍旧是袁术的大将。

   没错,就是张勋!

   也不知道我勋哥和袁术有什么py交易,兖州打了那么大的败仗,勋哥仍旧是稳坐头把交椅。

   “张将军,不知为何突然将我们调回?”

   “我们刚刚准备和刘备再战一场。”

   “若是能够攻破刘备在睢水的布防,我军下一步便可以直逼下邳城!”

   孙策面露不满之色的大步走入,对着张勋恼怒地问道。

   闻言,张勋也是好脾气的没有发怒。

   作为袁术麾下的常青树,哪怕屡屡战败仍旧能够充当大将,张勋不仅仅有着雄厚的背景,同时个人性格方面也是相对温和,谁都不得罪。

   “唉,伯...符啊,你这个字就不能改一下。”

   “算了,主公让你带着你麾下的部曲回寿春。”

   张勋叹了口气,开口解释道。

   “什么?”

   “这个时候让我回去?”

   “眼下正值我军与刘备交战的关键时刻,只需一鼓作气便可以击溃敌军在睢水的防线。”

   孙策不敢置信的怒道。

   “伯符!”

   “你要知道,这是主公的命令。”

   张勋脸色一板,提醒道。

   “呼~末将知道了。”

   闻言,孙策闭上眼睛深呼一口气,旋即转身离开。

   “记得要快啊,主公说十万火急,快马加鞭回去,两天,就两天的时间!”

   看着孙策离去的背影,张勋开口大喊道。

   从僮县到寿春,足足有近四百里路。

   尽管一马平川,但两天的时间,也能够看出袁术真就没把孙策当人看。

   由于袁术给了行军期限,因此孙策也顾不得休息,再次启程行军。

   昼夜行军,仅仅是偶尔让战马休息一下,饶是如此,也是在两天后的傍晚才抵达寿春。

   孙策麾下的将士们早已经累的是腿肚子酸软。

   将部曲安置妥当后,孙策立即赶往袁术的府邸。

   “末将孙策,拜见主公!”

   匆匆赶回的孙策,来到袁术的府内正堂,对着等待久矣的袁术拱手一拜。

   “伯父...呸,伯符回来了?”

   “看你这疲惫的脸色,估计一路上是没少吃苦吧?”

   “来,来碗蜜水解解渴。”

   袁术打量了一下孙策神情上的疲惫,满意的将一碗蜜水端到了孙策面前。

   之所以让孙策这么赶,不仅仅是因为他迫不及待地要当皇帝,更多的是让给孙策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老子不听话他都能够弄死,何况是一个小子。

   竟然敢私藏玉玺,简直是不把他袁术放在眼里。

   “多谢主公。”

   孙策拱了拱手,伸手去接袁术手中的蜜水。

   啪——

   瓷器坠落在地,碎片和蜜水飞溅的到处都是。

   “哟,这怎么没接住啊?”

   “来人,速速再弄一碗蜜水来。”

   袁术看着僵在原地的孙策,立即对着堂内的侍女吩咐道。

   “诺!”

   侍女应了一声,赶忙去弄蜜水。

   孙策倍感屈辱的保持着抱拳的姿势,拳头暗自握紧了一些。

   而他的两侧,乐就、梁纲正死死地盯着他。

   以孙策此时的状态,还真就不是这两个人的对手。

   “伯符啊,你不会怪我吧?”

   “来,累了一道,坐下休息一下。”

   袁术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支踵。

   “多谢主公!”

   孙策忍着心中的怒火,坐到了其上。

   见到孙策仍旧老老实实的,袁术这才满意的返回位置上坐好。

   “伯符啊,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吧,对待属下还是很宽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