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第263章 山中大贤

  居庸关外,即将准备动身离开幽州的刘彦,带着一行人来到此地。

   “按照消息来看,就是在这附近啊。”

   刘彦看着附近的几座山峰,旋即低头看了一眼舆图。

   “主公,要不要我去打听一下。”

   典韦站在刘彦身后,开口道。

   “也好。”

   刘彦微微颔首。

   得到刘彦的首肯后,典韦骑着马朝着远处而去。

   此行,刘彦的目的是一个故人。

   汉末三杰,也就是这几年陆陆续续全部凋零。

   而其中一位就在这几座山中隐居。

   其余两杰,刘彦是一个不熟一个不睦,只有卢植与他交情匪浅。

   甚至刘彦还受过卢植的好处,只不过卢植不知道罢了。

   刘彦是一个比较相信因果的人,有因必有果,卢植当年的指点让他受益匪浅,此番路过幽州,刚好过来看看。

   顺便看看卢植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如果有,刚好还了那份人情。

   “主公,卢子干名气甚大,若是能将其招揽到冀州,哪怕他什么不做,仅仅是这个名字,就可以为主公招来不少人才。”

   荀彧看向刘彦,开口提醒道。

   卢植不仅仅是一个武将,更是一个儒学大家,乃是当世大儒。

   这样的一个人,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天天给他供在那,都能得到不少的好处。

   看看蔡邕就知道了,小老头在冀州也不用干什么,平日里吟诗作赋,游玩赏花好不快哉。

   但其却给冀州带来了不小的好处,且不说顾雍、阮瑀、路粹等大才,就是一些二三流的人才也是吸引来了不少,在冀州各地为官。

   大儒,在古代就是天下之师,世人表率,无数学子想要拜其门下而不得。

   “试试看吧,若是能够说动他再好不过,若是说不动..”

   刘彦微微颔首,有些不太自信的说道。

   “若是说不动,咱们就把他扛回去!”

   然而话未说完,一旁的颜良就开口道。

   这种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了,蔡邕当年就是被他们扛回去的。

   “...”

   刘彦脸色一黑,想起了数年前蔡邕对他的抱怨。

   “颜将军不可无礼, 卢师乃是当世经学大家,岂可无礼。”

   荀彧叹了口气,在一旁提醒道。

   他是个在乎礼节的人,所以看不得有学问的人被粗鲁对待。

   要不然的话,从卢植身上就可以看到未来的自己。

   想象一下,年迈的荀彧拄着一个小拐棍,被一个大汉扛起来满街跑,那画面想想都让荀彧崩溃。

   “主公,打探到了!!”

   “前面那座寿山上有人居住。”

   典韦策马而归,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大山说道。

   “好,那咱们就上山吧。”

   刘彦微微颔首,带着人马就朝着寿山而去。

   此行他没有带太多的人,一部分大军留给了麹义、张辽二人驻防,一部分由吕布、张合等人引军撤回冀州。

   此番随行的只有荀彧、郭嘉、典韦、颜良以及五十余亲兵。

   眼下已经在幽州耽搁了太长时间,拜访完卢植后,刘彦也就准备返回冀州了。

   一个主公,长时间远离中枢不是一件好事。

   寿山并不算高大,约莫七百多米高,在普遍一两千米多高的燕山山脉中,只能算是矮山。

   众人寻了一会后,在寿山山脚找到了一条通往山上的小路。

   “程铁、李虎,你们留在山脚,我带人上山很快就会下来。”

   刘彦看向身后的亲兵,吩咐道。

   “诺!”

   程铁、李虎二人拱了拱手。

   作为最早得到刘彦附魔的两个人,此时在亲兵之中已经混上了什长,平日里如果貂蝉、典韦这两个护卫头子不在的时候,他们就是管理亲兵的头子。

   刘彦带着典韦、郭嘉、荀彧以及颜良五人上山。

   寿山之上郁郁葱葱,沿着小路一直向上,偶有小兽警惕的盯着他们。

   一路走来,聪明鸟叫不绝于耳,倒是个隐居的好地方。

   经过一个时辰左右的攀登,众人已经快要抵达山顶。

   云雾缭绕之间,山顶的平缓地带有一个篱笆院,院子里菜地里种着一些青菜,院外还栽种了一些农作物。

   院中,卢植躺在藤椅上晒着太阳,一条大黄狗慵懒的趴在旁边。

   突然,黄狗抬起头,警惕的看着门口。

   “汪汪~”

   两声狗吠让卢植惊醒。

   “来福,有人来了?”

   卢植看了一眼旁边站起来的警惕的黄狗

   “汪汪——”

   狗又叫了两声,声音比刚刚还要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知哪位友人前来?”

   卢植站起身子,对着院外喊道。

   “卢师,多年未见,今日恰逢路过幽州,特意前来拜见。”

   门外传来一声男子爽朗的声音。

   “嗯?”

   卢植感觉这个声音有些陌生,于是起身来到门前,将门打开。

   旋即,他便看到已经变了许多的刘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