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第583章 张教主

  走进书房,荀彧和顾雍等人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焦急之色。

   看到这里,刘彦心中也就没什么担忧了,仅仅是好奇他们来的目的。

   “几位,有何急事不能明天再来啊?”

   刘彦看向几人,笑问道。

   “大王,好消息。”

   顾雍双手作揖,面露喜色的说道。

   “什么好消息?”

   刘彦心情顿时好了不少,期待着接下来的好消息。

   “启禀大王,汉中张鲁派人送来岁贡,并呈递汉中以及蜀地的舆图。”

   “这是张鲁派人送来的降表。”

   顾雍将书信以及岁贡的清单同时呈递给刘彦。

   “张鲁?”

   “有意思。”

   “孤看看。”

   刘彦目光一转,并没有急于打开岁贡清单,而是翻阅起了降表。

   [汉中太守张鲁,久仰周王仁德之名,苦思朝廷天恩,此前因长安屡有作乱之贼,无奈与朝廷断联,实非臣下之所愿。]

   [今听闻大王收复长安,平定荆州,大汉天威浩荡,下臣心中甚是欢喜,特将往年滞留之岁贡一并上交,还望大王念臣忠汉之心,准予下臣入中原传教。]

   翻看着张鲁的降表,刘彦对于这个张天师愈发的感兴趣起来。

   未穿越前,他就知道张鲁是个颇有责任感的人。

   当初被曹操打的逃入巴地,很多人都劝他把汉中府库之中的钱粮、财帛以及稀世珍宝焚毁,而老道士却义正词严的来了一句,这些都是国家的东西,此时刚好上交国家。

   也正因如此,老曹在汉中缴获了大量的稀世珍宝以及经典古籍。

   你可以说他识时务,也可以说他有责任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老道在这件事上做的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或许,道家之人本身就有一股让人敬佩的性情。

   “的确是个好消息。”

   “看书信上的意思,张鲁是不想做这汉中太守了。”

   “传道...荀彧,你拟定一道旨意...对了,张鲁是哪里人?”

   刘彦满意的合上降表,打算给张鲁一些好处。

   人家如此识时务、明事理,又兼具家国大义,这样的人主动献降,刘彦自然不可能太过吝啬。

   “据臣所知,张鲁乃是沛国丰县人。”

   荀彧拱了拱手,如实答道。

   “好,拟旨,封张鲁为丰侯,赐其天师之名,准允其在中原传道。”

   “另外,他张鲁可在我大汉境内的名山之中任选其一,建设五斗米教的道场。”

   刘彦思索了片刻,将封赏说与众人。

   闻言,顾雍等人皆是脸色一变。

   恩赏是有些重了啊。

   县侯...其实他们觉得乡侯就已经够了。

   结果封为县侯之后,竟然有准允其修建道场。

   上位的心思,当臣子的总要加以揣度。

   大汉重儒,但是如今的这个儒,其实是儒家纳百家之所长修改而来,完全是为皇权服务的派系,远不是当年百家争鸣时的儒家学派。

   所以,汉代的儒学,其中也有道家的影子。

   难道,这未来的陛下打算扶持道家?

   ...

   汉中·南郑

   张鲁铁了心的要投靠朝廷,进入中原传教的消息,整个汉中的官员几乎是人尽皆知。

   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张鲁的决定很正确,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张鲁患了脑疾。

   其中就有张鲁的弟弟张卫。

   “不是,兄长,我的兄长啊!”

   “咱们好好的汉中太守不干,为啥非要跑中原传教啊?”

   张卫面露不解之色,一边在堂内踱步,一边气愤的拍着手背。

   蒲团之上,正在静心打坐的张鲁,听着弟弟的抱怨,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

   “静心。”

   “心静则宁。”

   “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我所求之事,无非是将先祖基业传承下去。”

   “若我据汉中之险,阻朝廷天军,于国乃是祸乱反贼,于家则是堕我张家先祖的忠良之名。”

   “于国于家,我张鲁都是大汉的子民,何况,先祖留侯助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汉,我们这些子孙后人,岂能与先祖背道而驰?”

   张鲁缓缓睁开眼睛,神色淡然的说道。

   “可是...可是好歹也..讲讲价啊。”

   “这也太掉份了,那周王怕是要觉得兄长软弱可欺!”

   听到大哥连先祖都搬出来了,张卫的气势也软了下来。

   在他看来,就算要投也该让周王知道他们是有能力反抗的,只不过因为家国大义才投降。

   如此一来,他们的筹码也会更多一些。

   “呵呵。”

   “愚蠢。”

   “我说过,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无论周王给不给封赏,老夫都不会有丝毫喜忧。”

   “与之相比,我张家忠良之名,五斗米道传承之机,哪个不比那功名利禄要重要?”

   “来来来,愚兄近日又有许多感悟,且与我论道一番。”

   面对弟弟贪图俗物的心态,张鲁追求的明显不是这些。

   他张鲁是要做教主的人,任凭王朝更迭,只要五斗米教传承下去,他张鲁便可万世留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