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开始练习我的第二绝技——回旋绕。
回旋绕的核心要义是四两拨千斤,顾名思义,就是用己方四两之力拨动对方千斤之力,以小力胜之大力。
四两拨千斤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想办法使对方的力量落空,不可硬抗。
二是要借力使力,用对方的力量去打倒对方。
三是要注意拨的方法,我总结了粘、绕、拨、刺四字。
来,你现在持矛向我刺来。”
张蚝听罢,持矛前刺,直击冉闵的脸部。
就在这时,只见冉闵手中的长矛向前迎向张蚝的长矛,而后右手持矛,轻轻一绕,将张蚝的长矛挡于其外,而后长矛前刺,直击张蚝的脑袋。
张蚝看罢,顿时一愣,没想到冉闵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自己的进攻。
冉闵看向张蚝笑道:
“你看,你长矛前刺,我持矛上迎,这就叫粘。
你继续前刺,我持矛划圈,将你的长矛挡于其外,这就叫绕。
你继续前刺,我顺势向外,化解你的进攻,这就叫拨。
而后再顺势前刺,直击你的脑门,这就叫刺。
明白了吗?”
张蚝心中惊讶,点头表示明白,心中却是暗自叫道:
“当时在高都城外,幸亏自己没有与冉闵比拼武器,若是双方真的实刀实枪的开干,只怕冉闵仅仅使用这一招,便可刺杀了自己。”
如此一想,张蚝心中不由地一阵害怕,对冉闵更是畏惧了几分。
冉闵看向失神的张蚝,笑道:“好,咱们上马,你来进攻,我来防御。”
二人骑上战马,各持木矛,相对而立。
“你先进攻!”冉闵大声地喊道。
张蚝听闻,催马持矛,向前杀来。
张蚝手中长矛前刺,冉闵持矛从下方相迎,只见冉闵的长矛如蛇一般,先是黏在自己的长矛之上,而后划圈绕圆,又如蛇一样攀绕在自己的长矛之上。
而后,只见冉闵举矛上挡,将自己的长矛挡于其外,而后顺势前刺,直击自己的脑门。
一切动作皆在石火电光之间,容不得自己有半点思考。
张蚝不自主地向后仰了仰身,准备让开冉闵的长矛。
冉闵见张蚝今日有些失神,于是心中生气,怒斥道:
“你今日怎么回事,心不在焉的样子?”
张蚝听罢,顿时低下头去,说道:“义父,您这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冉闵听罢,笑道:“怎么打击人呢?”
张蚝哭丧着脸道:
“以前我总觉得天下无敌,一人可以横扫千军。
但是,自从遇见您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就是白痴一个,处处不如您。
这,这实在是太打击我的自尊心了。”
冉闵听罢,哈哈大笑道:“张蚝,你要知道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别的不说,秦国有两位少年,比你年纪稍大一点,一人名叫邓羌,一人名叫吕光,均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们二人均能够与我大战百余回合而不败。
如今你幸亏遇见了我,若你还在张平手下为将,只怕你将来遇到邓羌和吕光二人,迟早会成为他们的矛下之鬼。
你现在应该感到庆幸才是啊!”
张蚝听罢,双眼大瞪,吃惊地问道:“义父,你说得是真的?”
冉闵冷哼一声,说道:“你不信可以去轵关询问刘宁将军他们,他们可是亲眼见我与邓羌大战过的。
当时在耿堡之时,刘俊贤王的弟弟刘礼也如同你一样傲气,对邓羌不服,出城迎战。
不想却在邓羌的钩戟之下未走过一招,便被邓羌削掉双手,死于非命。”
张蚝听罢,再次心中一惊,于是又问,“那义父,我现在是否可以与邓羌一战。”
冉闵微微一笑,故意说道:“你现在还不是邓羌的对手,但是你若好好练习,不久你便可成为与邓羌齐名的名将。”
“名将?”张蚝再次一愣。
冉闵微笑道:“不错,你足可与他成为并驾齐驱的万人敌!”
“万人敌?这个名字好!”
张蚝高兴地说道。
冉闵点头笑道:“不错,是万人敌式的名将。”
冉闵并没有欺骗张蚝,在历史上,张蚝与邓羌二人确实被史学家崔鸿并称“万人敌”,号称“前秦双杰”。
张蚝听罢,顿时信心大增,于是大喝一声:“义父,看招!”
说罢,便骑马挥矛向冉闵刺去。
下午,后一个时辰又到了20名东宫卫士与张蚝进行骑战的时间了。
不过,20名东宫卫士却是发现,张蚝的矛法除了此前的“三点头”之外,又多了新的一招,而且更加厉害,连续将刀疤、黑虎、公羊高、韩义、程让、祖勇几人击于马下。
夜晚来临,冉闵对张蚝道:
“摔跤十八式我已经全部给你教完了,今天我们开始综合格斗的教学。
综合格斗有十大必杀技,此前在天井关时,我已教于你十大必杀技之一——环膝箍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