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五胡屠夫

第261章 苻生再现神威

五胡屠夫 煮茶喝酒 2142 2024-05-28 12:45

  两军对垒,桓温大军居高临下,最前沿是拒马和柴障,而后是盾牌手,中间是长矛手,后排是弓箭手。

   桓温骑于战马之上,看着前方缓缓而来的秦军骑兵,面色肃然。

   “阿飞,你带5000骑兵在后,我带2000骑兵开始冲击。一旦突破防线,你便立即补上!”

   独眼龙苻生向左卫将军苻飞安排道。

   左卫将军苻飞点头,提醒道:“长生,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独眼龙苻生笑道:“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至中午时分,2000名骑兵已经列队完毕。

   2000名骑兵分成十排,每排200人马,独眼龙苻生决定利用连续进攻的方式来击穿桓温的防线。

   桓温看向下方已经列队完毕的秦军,大声喊道:“全军注意,弓箭手准备!”

   桓温身后,一座高台之上,一名将士连续地手摆旗帜。

   众将士见后,除前排的盾牌手和长矛手之外,其它的全部举起手中的弓箭,瞄向前方。

   “冲啊——”

   独眼龙苻生大喝一声,第一排的200名将士手持长矛,策马向前冲来。

   紧接着,第二排的200名将士手持长矛,策马向前冲来。

   再接着,第三排的200名将士手持长矛,策马向前冲来。

   ……

   第十排的200名将士手持长矛,策马向前冲来。

   2000名骑兵发起冲击,一时马蹄阵阵,势若潮水;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当第一排的200名秦军骑兵接近晋军阵营约50——70大步之时,只听得晋军的一名校尉大声喊道:

   “放箭——”

   近千支箭矢射出,密密麻麻,如雨幕一般,齐齐地向下方射去,正午的阳光一时都被遮蔽。

   200名秦军骑兵纷纷挥动手中的长矛,挡开眼前的箭矢。

   可是,箭矢过于密集,先后而至,挡开了这支箭矢,却挡不开那支箭矢。

   “啊——”“啊——”“啊——”的惨叫之声不断传来。

   “嘭——”“嘭——”“嘭——”的落马之声不断响起。

   前排的秦军骑兵倒地,后排的骑兵继续跟上。

   “放箭——”

   又一排箭矢射来,再次如雨幕一般落下。

   “啊!”“啊!”“啊!”的惨叫之声和“嘭!”“嘭!”“嘭!”的落马之声再次不断传来。

   第二排的秦军骑兵倒地,第三排的骑兵继续跟上。

   “放箭——”

   又一排箭矢射来,再次如雨幕般落下。

   又是一阵“啊!”“啊!”“啊!”的惨叫之声和“嘭!”“嘭!”“嘭!”的落马之声。

   第三排的秦军骑兵倒地,第四排的骑兵继续跟上。

   普通将士的弓箭射程仅有50至70大步之间,如此近的距离,待第三排的秦军将士落马之后,第四排的秦军骑兵已经冲到了阵地前沿。

   “噗——”“噗——”“噗——”

   成60度角向前耸立的拒马矛不断地刺穿秦军将士或是战马的身体。

   一名名的秦军将士和战马不断地倒于拒马之前。

   其它的秦军将士则是不断地挥动长矛,挡开前方拒马上安装的拒马矛。

   可是,拒马之后,还有柴障。

   柴障高约八尺,人马不可逾越。

   受阻于柴障,秦军骑兵的速度一下子缓了下来。

   盾牌手后的长矛手不断地将手中的长矛刺出,直击秦军骑兵。

   “噗——”“噗——”“噗——”

   一杆杆的长矛再次不断地刺穿秦军将士和战马的身体。

   “啊——”“啊——”“啊——”

   一名名的秦军将士或战马倒于地上。

   而其余的战马则是四蹄奋起,准备跨过柴障。

   可是柴障较高,战马未能越过,身体倒下,“喀喇”一声,将前方的柴障压倒。

   有的战马身体中矛,直接向前倒去,于是“喀喇”一声,将前方的柴障压倒。

   第五排的将士继续跟上,不断地挥动手中的长矛,或是挡开前方晋军长矛手中的长矛,或是持矛砸向前方的柴障。

   独眼龙苻生就位于第五排之中,只见手中两把短戟高高举起,向前挥去,“喀喇”一声,将一杆长矛直接拦腰斩断。

   而后短戟狠狠砸下,又是“喀喇”一声,再将眼前的柴障劈得从中折断,木屑乱飞。

   独眼龙苻生催动战马,越过柴障,手中两把短戟左右开弓,分劈两侧。

   “嘭——”“嘭——”两声,两名盾牌手倒飞而出,而后又将身后的数名长矛手和弓箭手砸倒。

   而后,独眼龙苻生骑马冲进阵中,两把短戟横抡竖砸,左右开阖,或是将一名名的晋军将士劈为两半,或是将一名名的晋军将士击得倒飞而出。

   独眼龙苻生一路冲杀,两把短戟上下翻飞,所过之处,刀碰刀飞,人碰人飞,挨者即伤,碰者即死。

   独眼龙苻生一路横冲直撞,杀入晋军阵中,如同无人之境,所过之处,刀矛俱飞,人马俱倒,简直如同杀神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