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爷一时之间感觉身上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垂下的头,像是在说着老人的妥协,又像是在说着老人的无助和倔强。
老太爷声音充满了疲惫,“容老臣,容老臣想想。”
护国公道“杨老太爷,杨家长女三十了吧,她想要的东西,她一直都很清楚。”
杨老太爷如同雷劈,有些怔愣。上首的皇帝看着他们,不满了,自己才是皇帝,他还没拍板,这一个个的就给盖棺定论了?皇帝手握成拳,咳嗽了两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回来。
众大臣口中叫着惶恐,跪倒在地,不同于前几次,这一次,护国公也跪在了地上,看着这样的场景,皇帝心里诡异的找到了一种平衡。
皇帝开口,像是久旱的大地,洒下的雨水那般的傲气,“起身吧。”
众人以声而起,皇帝看着杨家老太爷道“杨爱卿,你家那个孙女,我也听说过,据说给她用来启蒙的就是《孙子兵法》?”
杨老太爷拱手道“回陛下,是。”
皇帝声音染了几分笑意“还听说,你家孙子的功夫,基本都是你家孙女教的?”
杨家老太爷不可置否,“回陛下,是。”
皇帝点头,“这么说来,是杨卿家藏了我晟国一个将才啊!”
护国公闻言拱手道“陛下,臣还听闻杨家杨若男的一句童谣。”
皇帝起了几分兴趣,“哦?不知民间是如何说的?”
护国公道“杨家若男,若男若男,男儿战场,若男为帅,晟国若男,不输儿郎,定的太平,生不逢时。”
皇帝脸色越听,就越发凝重,正想开口,杨家老太爷着急了,皱眉道“这是谁教的?”
护国公道“这是教导杨若男的夫子说的,她的谋略,她的兵法,她的武功,无一不让夫子惋惜,是以,她的夫子便口出感慨,不知怎得到了孩童口中,他们觉得有趣,便将这扩大了出来。”
正巧,她的夫子就是国公爷的好友。他的这位好友在江湖上人称儒剑。江湖儒剑,谢逍遥,正是国公爷帮着牵线,教导了杨若男,至于杨家老太爷,只看到了谢逍遥的儒雅的一面,并不知道谢逍遥是江湖有名的剑榜上数一数二的人物。
杨家成名器,倒步矛。自从杨家儿子儿媳去世以来,就被杨家老太爷束之高阁。这些是杨家子孙都清楚的事情。
杨家老太爷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受到了接连的打击,他开始怀疑自己真的认识自己孙女吗?
皇帝闻言轻声问道“在国公爷看来,这孩子应当是帅才?”
护国公自信道“正是。”
皇帝轻笑,“今日这件事便到这里吧,杨卿家也不用着急,待回去问问你家孙女的意思。国公爷,下朝后,在尚书房等朕一会。”
护国公,杨家老太爷拱手行礼。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又说了几句,朝会便散了。
护国公这一次走的宫道去的尚书房。
刚走到尚书房外,跟在德公公身边的小太监阻止了国公爷要开门的举动。国公爷还以为这个小太监要给他开门,没想过竟是阻拦自己。以往,护国公得到的特许,不论里面是不是有人,护国公都可以进去,突然被拦下,护国公心生疑惑,但是也没有说什么。
现在是十月的天,很晴,吹来的风,不急不躁,只是无端的让护国公心里长了野草。
不知道等待多久,皇帝步履款款走来,看着在门口对着他行礼的护国公眼中是恰好的惊讶,耳边是护国公行李的声音,在护国公话落后,皇帝开口“国公爷怎得在外面呆着?不进去?”
护国公纵使是个武将,可是在朝堂也呆了这么些个年头,皇帝的异常,在护国公心里又怎么可能会不存在警惕呢?
护国公道“陛下,臣来这里是为了等陛下,陛下不在,臣怎好进去?”
皇帝对于他的回答很是满意,眼睛示意德公公。
德公公上前,偷偷的看了护国公一眼,护国公心下一凛,德公公的眼神是在告诉他,说话当心。
皇帝先行进去,护国公紧随其后。
那厢,皇后知道国公爷已经进去了,心下稍安。让身边的宫女,给了报信的小太监几块碎银。
尚书房。
皇帝悠哉的坐在书桌上,看着眼前努力减少存在感的国公爷,不由失笑,“想你程疯子,战神也有这样的时候?”
护国公拱手,“陛下,臣是陛下的臣,陛下为君,臣怎敢不敬畏君?”
几句话,皇帝的心里舒坦了很多。护国公以为皇帝将他叫来是为了杨若男挂帅一事,猝不及防听到皇帝开口道“佳贵人的爹,在朝中将高相的那些文官都安抚的差不多了,佳贵人这么久还只是一个贵人,这说不过去,朕打算将佳贵人的位分提一提,程卿家,以为如何?”
护国公下意识的开口,“如此,皇后娘娘.........”
皇帝打断了护国公接下来的话,道“皇后那里,就劳烦国公夫人了,毕竟是一国之后,朕的后宫,算上皇后也不过五人,朕并未打算在纳新妃,这些,国公夫人都可以告知皇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