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慕南枝(《嘉南传》原着)

第六十六章 观戏

  第68章 观戏

   姜宪看着就有些不高兴了。

   她面色微冷,望着跪在地上的杜慧君,道:“怎么?我这话说得不对?”

   “没有,没有!”杜慧君的冷汗流得更厉害了,绞尽脑汁道,“世子爷身份尊贵,哪里是我等草民可以相比!指点不敢当,能听听我们唱戏已是祖上积德了……”

   姜宪听着沉默了片刻,问赵啸:“世子爷也是这么想的吗?”

   赵啸随了自己的母亲,非常喜欢听戏,而且他是真正的懂戏,所以并不轻瞧这些梨园伶人,而这些梨园伶人凡是得到赵啸指点的,不管是唱功还是戏文无不都有所收获,甚至有些茅塞顿开,挤身一流艺人之列。因而梨园的人都以得到赵啸的点评为荣,尊他一声“先生”。

   只是唱戏毕竟是下九流的事,在世人的眼里,这样一个称呼不仅不是荣耀,反而是堕落荒淫的表现……

   赵啸是靖海侯府的世子,是以后的靖海侯,当然不能留下这样的名声。

   所以这两年他很少在家里唱堂会,出去听戏,而是在家里养了个戏班子。

   听到姜宪这么问他,他不由得苦笑。

   他若答“是”,会给姜宪留下虚伪作态之感。他若答“不是”,难道承认刚才姜宪的话不成?

   赵啸略一犹豫,笑道:“郡主言重了。能够陪着郡主到颐乐殿看联珠社的杜大家排戏,是我的荣幸。”

   他的话音落下,杜慧君也缓过神来。

   是啊!这不过是件小事,自己又何必小题大做,又是下跪又是求情,好像世子爷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他这是连累了世子爷吧?

   杜慧君忙道:“郡主,我们这次进献的戏是《沉香救母》,进宫之前就已经排了好多次了,这次主要是来走台,怕到时候不熟悉情况出了小岔子。实际上《四郎探母》、《梵王宫》都是我们社的拿手好戏。若是郡主和世子爷有兴趣,我也可以给郡主和世子爷唱上一、两折。”

   把之前的事全都揭过不说。

   这才是应该有的态度嘛!

   姜宪笑着对赵啸道:“如此也好!免得世子爷回去了还应酬同僚,被有心人看见了惹出些流言蜚语来。世子爷久不居京城,不知道现在京城的这些恶习,从前只有那市井妇人喜欢说三道四,如今连那内阁辅臣也喜欢议论八卦起来……”

   赵啸眼里闪过针尖般的光芒。

   嘉南郡主……这是告诉自己关于他的事,她什么都知道。

   那她的目的何在呢?

   赵啸在心里琢磨着。

   姜宪已笑道:“世子爷有什么喜欢听的?我倒是喜欢《六郎探母》里的《坐宫》那一折。”

   好像刚才的话只是随口这么一说而已。

   赵啸满腹心事,却不能当着面前的人说一句。

   他不免有些抱怨,你的话都说出口了,难道我还驳了你不成?

   “我也喜欢这一折。”赵啸索性道,“就麻烦杜大家给我们唱这一折吧!”

   杜慧君松了口气,笑着站了起来,请姜宪和赵啸到了旁边的偏殿。

   那里空荡荡的,只延着雕花窗棂放了几把太师椅,水磨石的地砖油光可鉴,看上去有些冷。

   姜宪坐在那里边吃着茶点听着戏。

   刘小满过来了。

   或者是走得急,他额头上还冒着汗。

   见到坐在姜宪下首的赵啸,他微微一愣,上前给姜宪行了礼,想了想才给赵啸行礼:“奴婢慈宁宫太监刘小满,见过靖海侯世子爷!”

   京中勋贵之家的世子他都认识,不认识又能戴七梁冠、在万寿山出现的,就只能是靖海侯世子赵啸了。

   赵啸不认识刘小满,却听说过刘小满的名字。

   他忙起身朝着刘小满虚虚地托了托手,笑道:“刘公公折煞我了。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刘小满素来谨慎,这么多年在慈宁宫当差就没有给人捉拿过把柄。

   他恭敬地给赵啸行了大礼,这才起身,对姜宪道:“郡主,送信的人已经上了码头。听水木自亲码头的人说,还有半个时辰太后娘娘的凤辇就会到了,您看您要不要去趟仁寿殿。”

   好和皇上一起去迎接曹太后。

   姜宪觉得有些扫兴,道:“皇上呢?还在接见臣工吗?”

   刘小满点头,笑道:“皇上知道您今天晚上会留在万寿山,让奴婢给您带信,让您晚上等着和他一起用晚膳。”

   他不陪着曹太后吗?

   姜宪有些拿不准赵翌是说得客气话,还是另有安排。

   她懒懒地点了点头,道:“不是还有大半个时辰吗?把这折戏听完了再说。”

   刘小满笑着应“是”,服侍姜宪茶水。

   赵啸心里千回百转,觉得姜宪十分自大,这个时候和姜宪混在一起得罪了曹太后显然不太好,可这样走了不免把对曹太后的忌惮表露无疑。

   他有些心不在焉。

   杜慧君唱得战战兢兢。

   这位嘉南郡主虽然不太理会那位曹太后,可曹太后是皇帝生母,她的长辈……不会神仙打架,小鬼曹殃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