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冲喜当天,病娇世子拉着我洞房

第266章 卓影

  那扮相、那唱腔,真的绝了!

   从此后,卓影一唱成名,人称“小状元”,红极一时。

   他专业唱青衣,扮相雅致,举手手足之间很有书生意气,收获了不少贵夫人、千金追捧。

   但尽管如此,卓影并不像其他红牌戏子一样,红了以后多半会飘飘然。

   在场子上给的打赏他会接受,但他从不接受别人宴请。

   不唱戏的时候,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念书。

   有时候在上戏的间隔时间里,他也会抽空看书。

   自家戏班、其他戏班子的人,都会笑话他: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条破鲤鱼还想跃龙门!

   贱籍出身,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读书做什么?

   吃饱了撑着!

   对于别人的奚落和嘲笑,卓影没有理会。

   唱戏所赚的钱,大部分都给班主用来养整个戏班,剩余到卓影手里并不多。

   为了念书,卓影暗中写话本投给书社,赚了小钱买书、购笔墨纸砚。

   日子也过得去。

   今天畅春园不是江南春的场子,所以卓影得以空闲。

   早晨吊了嗓子、练了基本功后,他就窝在房中,继续写话本。

   刚写完一个段落,师弟敲门:“卓师兄,外面有人送来一封给你的信。”

   卓影下意识认为,是戏迷命人送来的,道:“丢了吧。”

   师弟却道:“这封口的火漆,是金漆哦!感觉不像是那些夫人、小姐的,毕竟她们若是写信给你,绝不可能信封上啥也不写。”

   时下流行信件用红色火漆封口,能用金色的,绝不是一般人!

   达官贵人是不行的,只有……

   王侯!

   然而王侯中喜欢看卓影的戏的,也大有存在。

   听说可能不是女人的信,卓影站起来打开门,询问:“是什么人将信送来?”

   “你自个儿看不就知道了。”师弟将信交给他,转身便去忙了。

   信封上的确一个字都没有,除了上面的金漆彰显贵气外,纸质也不是小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卓影抱着狐疑的态度,撕开了信封。

   信笺的纸张,一看就很贵!

   里面只有一行字:

   【恐君近日大祸临头,与李姝避而远之可解】

   落款是:

   【好心人】

   卓影心口一惊!

   李家姝,难道说的是李芊?

   上面的墨痕看起来是新干的,推测写信给他示警的“好心人”,应该是刚写完信就命人送出来了。

   他把信笺放到鼻翼下闻了闻:“这墨……”

   虽然他是贱籍出身,但他确实是红。

   有不少戏迷为了投他所好,送文房四宝。

   因此,卓影也见识过不少好东西。

   譬如,眼前这封信,用的是栗山纸、南山墨。

   并且,是顶级的那种!

   一般的异姓王侯,都根本不可能用来写个一次性用的信。

   所以——

   范围缩小了很多:那肯定是皇家王侯!

   那到底是谁呢?

   而写信之人,竟然知道他与李芊互相钟情的事!

   虽说他不可能与李芊发生什么,但被人知道这事,不管对李芊还是对他,都是足以致命的!

   “不管对方是好心,还是歹意,姑且信了。”

   卓影本来就没有痴心妄想过,觉得自己能与李芊能有什么结果。

   李芊爱慕他没错,可她也只敢偷偷摸,偶尔写封信给他,都不敢光明正大。

   他更是清楚,自己如今沦落贱籍,别说娶官家女,就是给她当牛做马都是不配的!

   将信点燃,放进纸炉里烧掉后,卓影便满心猜测,这个写信之人会是谁。

   他又去问了师弟。

   师弟说道:“送信的人是个小乞丐,丢进人堆里你都找不到他的那种!”

   卓影便没再问。

   对方把事情做得如此细致,也许是不想惹麻烦。

   两日后,李芊的信来了。

   严格来说,李芊不是因为是“小状元”的戏迷,才喜欢卓影的。

   李芊其实不爱看戏,平日里看戏都是跟别人一起,是应酬。

   后来,也只喜欢看卓影唱戏。

   别的爱好没有,李芊偏喜欢看话本。

   她看到了卓影写的话本,感觉故事、人物处处都合她的心意,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提笔写了一封信给书社转交。

   卓影用的是化名——青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也是凑巧,李芊的信送到了书社的时候,正好书肆的掌柜在给卓影结算盈余,顺手把信递给了他。

   唱戏收到的信不少,但写话本是头一次、也是唯一一个。

   卓影一开始就有几分珍惜之心。

   之后,便开始鸿雁往来。

   李芊也用的化名:小燕雀。

   由此可以看出来,她对自身的身份感到束缚。

   一来一往,也会互赠一些书签之类的东西。

   某一次在畅春园,也是那么凑巧。

   有人脚踝被划破,李芊拿出绣帕给那姑娘包扎,卓影一眼看去,赫然发现那绣样,跟小燕雀送给自己的一模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