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

第353章 魔毒预谋

  大秦帝国!

   咸阳城。

   朝廷之内。

   群臣分列。

   文臣武将正在讨论国事,针对匈奴南下进犯,纷纷发表意见。

   气氛十分紧张,但无一不主张反击!

   大秦帝国作为天朝大国,华夏儿女身为皇族后裔,怎可坐视蛮族肆虐?

   即使是如今的儒士王国,对那些异族也不敢轻易宣扬和平之道。

   更何况,王廷之中,已无一位儒家的大臣。

   “匈奴此番突袭,分明是想趁我大秦疏忽之际,实乃可恨至极!”

   “哼,背信弃义之徒,曾誓若败,百年内不得侵犯我国疆土。”

   “恐怕这些野蛮人早有图谋,那场比试只是他们集结大军的借口罢了!”

   “还好,大秦预先在北境加强了防御,否则恐怕难以抵御……”

   此事令大秦的朝廷重臣们愤怒不已。

   他们本打算乘势出击,却反被匈奴抢占了先机。

   御史大夫赫鸣摇头叹息道:“匈奴准备充分,大秦仓促迎战,北方边境的局势岌岌可危啊!”

   战争的本质在于出其不意,一举击垮对手,夺取主动权。

   而如今,大秦显然落入了被动的局面。

   先前大秦一直在南方征战,士兵归国后尚在休整,蒙恬则忙于对付六国余孽。

   即便大秦有意先发制人攻打匈奴,但派往北境的军队数量并不多。

   李斯神情严峻,低沉地说:“更重要的是,帝国幅员辽阔,纵深广大。”

   “北疆太过遥远,调度粮草是巨大的挑战!”

   广阔的领土无疑是优势,有利于保护帝都和战略部署。

   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政令传达不及时,无法迅速调动兵力和粮草。

   “或许我们可以同时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并发布命令,号召北地郡、上郡及雁门郡等北疆地区的郡县提供军事支援和粮食!”

   “对,北地郡已有上万大军前往支援了。”

   “最关键的一点,既然匈奴大军集结在北疆,那么他们的草原部落必然兵力空虚!”

   各位大人纷纷讨论,提出建议,分享见解。

   卫尉沈千秋说完后,大殿一时陷入寂静,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始皇帝嬴政微笑着,领会了他的意图,冷冷宣布:“敌人能来,我大秦亦能去!”

   草原兵力空虚,大秦可以进行奇袭!

   直捣敌后,烧毁草原部落的草料牧场,破坏水源,消灭老弱妇孺,掠夺牛羊马匹,迫使匈奴回防。

   如果匈奴硬撑下去,大秦也不会吃亏,反而会大获全胜……

   韩信闻言眼前一亮,他擅长机动战和奇袭!

   听说可以袭击匈奴的根据地,他立刻激动地提议:“陛下,臣愿领兵攻打匈奴!”

   尽管大臣们讨论热烈,韩信也发表了意见。

   但嬴子夜依旧平静,饶有兴趣地倾听大家的言论。

   “子夜,你有什么看法?”

   始皇帝嬴政见他一直沉默,转头看向他,询问道。

   对嬴子夜,始皇帝嬴政寄予厚望,同时也想听听他的观点。

   赢子夜见到此景,微微一鞠躬,沉吟片刻,庄重地说道:“神之战殿始终未曾有所动静,相比匈奴铁骑,微臣以为,更应关注神之战殿的动向!”

   当个体的力量超越常人,甚至超越凡俗,蜕变至超脱人类界限,足以抗衡整个世界的程度。

   那时,战争的胜负,便可能被单一之人或某个存在直接左右,成为定局。

   陆地神祗便是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且影响力无比巨大!

   一时间,满朝文武纷纷望向屹立的赢子夜,目光中尽是深思。

   当年六国伐秦,秦朝初祖秦非子,身为陆地神祗,天纵奇才,于函谷关外力压六国英豪,逆转了战局!

   可见武道强者对于一个国度的重要性。

   假使只有百万雄师,却无陆地神祗,即便能布阵迎敌,力量相抗衡,机动性却远远不及。

   陆地神祗可将军队玩弄于股掌之间,只要离开军阵的保护,大军便无法伤害到他们。

   始皇嬴政淡然问道:“你有何见解?”

   “没有!”

   赢子夜语气坚定地回答,摇头道:“线索太少了,难以推断。”

   “况且神之战殿的十二战神皆是陆地神祗,除非派出同等级的神祗,否则无法追踪他们的踪迹。”

   “但大秦帝国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十二战神的行动!”

   朝堂上的官员闻言纷纷点头赞同,对强者,理应重视。

   十二位陆地神祗,就算最弱,也等同于十二万大军。

   十二万拥有极高机动性,日行千万里的存在,堪称恐怖!

   “八公子,该如何准备呢?”

   赵高好奇地问。

   “很简单!”

   赢子夜冷笑一声,眼中闪烁着择人而噬的寒光,冷声道:“扰乱匈奴大军,引蛇出洞……”

   “哦?”

   公子胡亥轻轻一咦,好奇道:“八哥详说一下。”

   他对赢子夜的计划充满兴趣。

   赢子夜微笑道:“赵大人手下掌控着‘罗网刺客’,可派遣他们潜入匈奴军中执行暗杀,无论权贵还是士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