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凤闺记

第160章 不喜

凤闺记 小阿毒 2118 2024-05-28 14:26

  她这般说出来,不知道的人觉得她坦诚,但大多数人都觉得她有意巴结皇后。

   才会故意这般说破,不给郭贵妃留脸面。

   郭贵妃听她这么说,当然很不高兴,当即撇嘴道:“是呀,只怕皇后送你一个不起眼的石头,你也会说喜欢。我送再好的东西,在你眼里也都是不入流的。南漳郡主果然情趣高雅,从善如流。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身为女子,最重要的是学会让自己的夫婿喜悦,首要的就是装扮自己。

   若是你整天枯槁素脸,不但不尊重人,也失去了女人该有的价值,与物品无异。那时候,敢问南漳,你还谈什么道不道,非常道?”

   明姝躬身一礼,笑道:“多谢贵妃娘娘赐教,南漳铭怀于心,自当谨记。”

   皇后见郭贵妃话太多,本来好好的氛围都被她搅乱了,不悦道:“南漳,你难得进宫,就四处走走,本宫还有别的事,你随演儿走走,晚膳就在宫里用,千万别忘了。”

   明姝叩头谢恩,恭送李婉离开。

   别的妃嫔见皇后已经走了,自然没有再留的道理。

   花园中,只剩下明姝和郭贵妃,苏演极其几个宫女太监。

   苏演见自己的生母有些闷闷不乐,笑道:“母妃,可是被风吹得头疼?外面风大,不如我送你回宫,再陪南漳走动一二。”

   郭贵妃懒懒看了几眼明姝,皇后走了,这风头也没什么可出的,便丢下一句:“你父皇要你好好陪她,你遵旨就是。”

   她起身由宫女搀扶离去。

   苏演笑呵呵道:“不如,我再去找七妹妹陪你一起?其实我也不是经常在宫里走动,有些地方我不熟悉。”

   明姝哑然失笑道:“你不熟悉?这皇宫不是你家吗?”

   苏演不好意思道:“宫里的宫规是不许人随意走动到别处的,所以我不熟悉。”

   明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两人一起去七公主的宫里搬来救兵,三人便在宫里走了许久。

   不知不觉间,天黑了。

   晚膳时,明姝称病,苏演告知苏彰,苏彰本想让太医替她医治,便苏演悄声对他说了几句,他脸上的担忧才一扫而光道:“既如此,送她回去罢,顺便去太医院传朕的旨意,领些药给她带回去补身子,她最需要的就是益气补血。”

   进宫拜会皇后和郭贵妃等人。

   偷偷与萧齐见面,与萧道出这些安排的所有真相。以及下一步的策划。

   第159章赏赐

   第160章科考

   第161章新丞相

   胡庸上任右丞相前的功绩是诛杀杨宪(与刘伯言同是浙东集团)满门,皇上对他很宠信,认为他很有才干。

   徐达则对胡庸很是不满。

   杨宪的罪名是徇私舞弊,因杨宪的外甥在科考时抄袭被朱元璋亲自监查时抓了现行,朱元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杨宪审理。

   外甥只是取消入试资格,责打五十大板,关押三个月,被胡庸查出杨宪与外甥的关系,告朱元璋杨宪徇私舞弊,被朱元璋处决,抄家。

   第162章寒冰狱

   第163章飙车

   第164章出征

   第165章兵变

   第166章

   胡庸胜任丞相,胡茂庆成为丞相之子。

   明姝成为明府的当家人,将萧贺和王二喜调到院中使唤,为的也是传递消息方便。

   苏澈出征前,刘链之女死在冰窖内,入了寒冰狱...

   都察院的胡茂庆(胡庸之子)献美女给朱元璋,朱元璋给他在都察院谋了官职,但是之后胡茂庆看上刘链之女刘珍,朱元璋知道之后,听说他喜欢在街市上亲自飞快驰车而过,命人前后驾车与他比试,生生将他撞入马车底下,被马车碾死。

   众人都怀疑刘珍是被胡茂庆害死,刘伯言与胡庸成了仇人,水火不容。

   苏澈去安南国前劫持明姝一起去,明姝给他出谋划策。

   苏澈自请剿灭安南小国,安南王穆修对苏彰称臣。穆修与苏澈暗自结盟,苏彰还将穆修的妹妹穆语芝许给苏澈为侧妃。

   150-200章,两人在安南国的点滴!持续发糖!!

   大胜后,皇上撤去燕王的统军都督一职,让他不得再过问朝事。

   大梁天元十七年出生,苏澈大女主三岁,大婚时19岁。

   明姝指婚的丈夫,皇帝苏彰第三子,苏澈绰号“团鱼将军”,打击他像鳖鱼般,一年四季甲胄不离身。

   苏澈小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从幼时开始,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因为身世成谜,他常为兄弟姐妹和母妃们所不喜,尤其不喜他眸光中那种倔强的味道,还有骨子里藏着的桀骜不驯。

   他是一个顽固的人,可以被击败,可以被击碎,但是不可以被屈服。他的话语很少很干脆,单刀直入,说话的时候态度冷漠。潜意识里,他是个不自信的人,但是他把这种不自信隐藏在了冷漠和疏离深处。

   就像他把自己的脆弱都埋进了骨髓的最深处那样,恐惧还有屈辱这种情绪也被他藏进内心的深处,只以外表的坚硬和顽强示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