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全科医师

第1634章 有了自己的院士

全科医师 二毛君 2744 2024-05-28 14:27

  刘牧樵笑了笑。

   对呀,我就要挖你的人。你随便带出来就是3个主任医师、5个副主任医师,这样的团队,要是在安泰医院,我可以给你300张床位。

   “你看中了我的什么人?”潘涛院士问。

   “都看中了。”

   刘牧樵毫不隐瞒,就连潘涛院士他都看中了。

   这可不行,人家津城一院绝对的顶梁柱,你刘牧樵心也太大了,人家医院会放吗?

   潘涛说:“你说说,有什么打算?”

   刘牧樵心里一紧,这不是开价了吗?

   赶紧表态,说:“要是您潘院士留下,我每年给你的科研经费是两个亿,另外加两个单位的无标记抗原的血液,或者一个单位的骨髓。”

   潘涛愣住了。

   这种吸引力太大了。

   两个亿的科研经费要比他在津城多10倍,更关键的是,刘牧樵能够提供无抗原标记的血液,或骨髓。

   潘涛院士不傻,也不愚忠,他立即就表态了。

   “我和我的团队就在这里不走了。”

   刘牧樵心里高兴,打电话给孙涛,“准备开一个欢迎大会。”

   他要隆重欢迎潘涛院士加盟。

   安泰医院有自己的院士了,这是一个大喜事。

   孙涛很快就反应过来,“把省府老杨请过来,开一个隆重的欢迎大会,本省的院士全部邀请来开会。”

   刘牧樵说:“参加的人数,你拉一个清单吧。我过一下目就行了。关键是,我要你筹划一下,血液科,需要300张床位。”

   “300张床位?”孙涛为难了。

   医院不停地扩张,床位是最最紧张的,现在你又要给血液科300张床位,孙涛哭也哭不出来啊。

   不过,孙涛也不是很着急,他根本想不到,潘院士能够收300个病人。

   因为孙涛根本就不知道潘涛手里有一张王牌——无抗原标记的干细胞,做骨髓移植,成功率无限接近100%。

   只要准备充分,癌细胞杀干净了,感染控制好了,骨髓移植就没有问题,没有任何排异反应,这样的治疗简直算不得有难度的治疗。

   孙涛不知道这些,他回答刘牧樵时还是很爽快的,“好的,没问题。”

   刘牧樵见孙涛答应的太快,知道靠不住,说:“你别敷衍我,3个月,最多4个月,血液科就会做到300张满床。”

   孙涛这才重视,说:“3、4个月之内,我哪里弄这么多病床?”

   刘牧樵认真地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我只管向你要病床。”

   孙涛做了一个鬼脸,摇了摇头,太难了。

   这边在筹集欢迎会,津城一院得到消息了,派出了院长为首的一群人找到潘涛。

   “不行啊,潘院士,你是我们医院的顶梁柱,你走了,我们不垮了吗?”

   “潘老,这样行不行,安泰医院开什么价,我们加倍!”

   “潘老,你是我们津城一院的台柱子,你现在抽身走了,您想想,我们怎么办?我和老宋商量了一下,只要你留在津城一院,提条件,你提任何条件,我们都答应你。”

   “薪酬,我们增加两倍。科研经费,我们也增加两倍。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车给车,你要设备,我给设备。”

   ……

   潘涛周围,围了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都只有一个目标,把潘涛留在津城一院。

   最后,潘涛院士表态了。

   “我要的东西,你们给不了我的。我对津城一院是有感情你,我在那里呆了40年了,我怎么会舍得呢?但是,我决心已下,我不会回津城一院了,我要留在安泰医院。这里才是我事业的地方。你们也别劝我了,我整个团队都不会再回津城一院了……”

   潘院士说得很坚决。

   来拉潘院士回去的人只能放弃。

   最后,津城一院院长说:“潘老,我可以尊重您的选择,我最后问您一句,安泰医院开了什么条件给您?”

   能说吗?

   不能说。

   关于无抗原标记的血液、骨髓干细胞,这是绝对机密,不能说的,他只好模糊说:“在这里,不出3年,就可能出一项大成果,你说,我能离开吗?”

   众人理解了。

   科学工作者,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研究,出成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也许,在安泰医院,潘院士可以得到刘牧樵的支持,有可能获得突破,这是可以理解的。

   有先例的。

   京大一院的李六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在德欣医院两年时间,研究出了一项很大的成果,据说在申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研究的成果就是得到了刘牧樵的帮助。

   据说,刘牧樵给了他几个处方。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潘涛院士一辈子研究白血病的治疗,其中,在骨髓移植这一块,他是国内首批引进技术的专家,津城一院之所以有今天,就与潘涛院士有直接关系。

   津城一院在国内是三大血液病治疗中心。

   但是,近十多年来,潘涛院士似乎遇到瓶颈了,在科研上,没有什么大的成果,连二等奖都没有。

   不仅仅是他,整个血液病学界,最近十多年进步不大,移植成了差不多是唯一的手段了。

   而移植的难关,排异、感染等问题,解决的方法还是几个老办法,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潘涛院士是最明白的,要彻底攻克移植排异反应,只有一个办法,找到无抗原标记的干细胞。

   过去,这只是理论,是梦想,而现在,他已经看到了,并且就在他手里,世界上真的有没有抗原标记的干细胞。

   有了这个东西,就不担心移植排斥反应了。

   这一批人回去了,又一批人来了。

   这次是一批津城的官员,他们是不允许潘涛院士不回去的。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津城人民养育了你,你虽然有成就,有地位了,但是,你不能背叛津城人民。

   当然,他们不会赤裸裸地这么说,他们很会用修辞。

   潘涛院士还是听懂了。

   怎么,我自由迁徙都不行吗?我在清江市,不也是为国出力吗?

   他回答得很干脆。

   “我不会回去的。”潘涛院士说。

   “刘牧樵给了你多少钱?”

   “不是钱的问题。”潘涛院士说。

   “不是钱的问题,难道还会有别的问题吗?”

   “领导,你别这样小看人好不好,我潘涛不差钱,我追求的是事业!”潘涛院士动怒了。

  喜欢全科医师请大家收藏:(www.xs4.cc)全科医师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