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全科医师

第422章 高难度的阅片

全科医师 二毛君 2168 2024-05-28 14:27

  史密斯是主持人,他简单介绍了参会的主要人员。今天,刘牧樵他们设计的手术方案能不能通过,就由他们决定。

   大佬级的人物有7个,汤姆不在这7个之列,他是超级大佬。

   霍普金斯医院神经中心有3个这样的超级大佬,另外两个出来的比较少,他们很难一起出席这样的讨论会了。

   另外两个,都是年届九旬了。

   有一个这样的超级大佬参加,就已经非常重视了。

   不过,今天这个场合,也需要一个这样超级大佬。

   神经科,脑干穿刺还不算超级重量级的技术吗?

   本来,另外两个超级大佬也准备参加,被医院高层阻止了。

   这些宝贝级人物不轻易惊动。

   最后,医院决定,由汤姆出来把关。

   今天的程序是,刘牧樵宣读手术设计方案,其他专家提出质疑,最后7个大佬投票,决定方案能不能通过。

   超级大佬汤姆不参加投票,他只起监督作用。

   刘牧樵照本宣科,把文字部分读了一遍,图片打在屏幕上,用不着解释,上面都有文字说明。

   “你进针的路线——理论路线,要擦过一个神经核,咳嗽中枢,稍有偏差,就会刺激咳嗽中枢,病人的反应就是激烈的咳嗽,都知道,这个时候,患者是不能有丝毫移动的。你不觉得风险非常大吗?你的应对办法是什么?”

   7大巨头之一的豪斯首先提问。

   他们对大脑的研究,几乎是到了毫米级,每一处,每一个神经核,他们都研究得很深。

   只有这种研究才能够找出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找到治疗办法。譬如帕金森病,就是苍白球和丘脑底核这一个反射弧出问题,最后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而出现震颤。

   成功研究苍白球和丘脑底核的功能,就揭破了一种疾病的原理,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霍普金斯医院的大佬们就继承了先辈的精神,在基础研究上研究得非常深入。

   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

   刘牧樵的专家级神经内科知识还勉强应付的过来,认真地说:“没有应对的办法。不过,我不会触动咳嗽中枢。”

   “你怎么保证不触动咳嗽中枢?”

   “因为,我说了,我的穿刺技术非常精准,不会有偏差。”

   “即便是0.5毫米的偏差也会出问题。”

   “脑干穿刺,我不会出现0.5毫米的偏差。我知道,脑干穿刺误差在0.5毫米以上,有时候是致命的。”

   “你一定能做到?”

   “是的。”

   “可是,我注意到,你是盲穿。”

   “是的,我是在熟读CT和核磁共振片的基础上进行盲穿,比在CT引导下更有信心。”

   另一个教授打断了他们的争论。

   他说:“你既然说,你穿刺不会有丝毫的偏差,那么,其他问题,譬如交通动脉的损伤问题,我根本就不需要质疑了,因为你一句话就拒绝了我们所有的提问和质疑。”

   刘牧樵轻轻点头,“对不起,我不是强词夺理,我的脑干穿刺技术,恰恰是寄托在我的这一技术基础上,否则,我是不敢开展脑干穿刺的。”

   沉默。

   7大教授你看我,我看你。

   这样的评审会还能继续下去吗?

   过了好一会,有一个高个子的教授说话了。

   “你摈弃CT引导,是一种错误的思维。CT引导是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有没有危险,能够及时的发现。而你的盲穿,没有办法规避危险,我不赞成你进行盲穿。”

   刘牧樵翻了一个白眼,他解释的话,还是原来的那些话,他真不想再重复。

   他没有回答。

   这个教授也没追问,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又陷入了沉默。

   教授们都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了。

   如果是刘牧樵的穿刺,能按照理论上的进针路线,确实没有问题可以提。

   问题是,盲穿,即便是CT引导之下,不出现误差,这点怎么可能做到呢?

   他们都看过刘牧樵的论文。

   论文中,脑干穿刺的成功率很高,虽然有7个死亡病例,都是疾病本身的问题。

   但是,谁都知道,论文可以造假。

   数据可以修改。

   又有人问刘牧樵的问题了。

   “你是怎么练成这门无与伦比的穿刺术的?”

   刘牧樵当然不能说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他说:“可能是天分吧。我在阅读了CT片子是,脑子里会形成一个立体图形,透明的,这样,穿刺变得非常轻松。”

   “你对CT片和核磁共振很有研究?”

   刘牧樵点头,说:“是的。”

   “什么程度?”

   “至少是专家级以上。”

   “哦?”很多个声音,感到惊异,或者不信。

   影像学知识非常深奥,到了一定程度,很难提升。

   专家。

   你比专家还厉害?

   那是什么概念?

   “可以试一试吗?”有个教授问。

   “试一试?你是说阅片吗?可以的。我阅片,喜欢看那些有点难度的片子。”刘牧樵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