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票房分成
“好吧,我答应你。”夏红军想了想回答道。
“嗯!”陈招娣回答了一声,脸上露出了笑容。
黄土高原的冬天是漫长的,原野已经干涸得皴裂,只剩满目空旷的孤寒,有时候一场大雪,洗褪了一冬积攒下的尘垢和荒冷,唯剩这晶莹剔透的一片白洁。
这个时候,夏红军站在山梁上总喜欢拿着相机“咔嚓咔嚓”照着相,当然还有在雪地里撒花奔跑的孩子们。
就在这寒冷中,1988年过去了。
今天是元旦,学校放假,陈招娣忙着在窑洞做饭改善伙食,夏红军站在学校背后的山梁上,看着远方。
他突然想起了来到这时代以前看过两本与1988年有关的东西。
韩剧《请回答1988》和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世界谈谈》。
一个走的是温馨剧情,充满温暖和那一丝淡淡的遗憾,另一个则是描写青春的残酷,但都是这个时代。
想想自己的1988,其实过的很挺有意思,大部分时间就在这偏远的黄土地上度过,体验这另外一种人生。
.....
特殊的年份啊。
听村里的老人说,今年冬天雪下的少,开春麦苗返青会枯死,搞不好是个荒年。
夏红军不懂农业,但他心里知道,今年一定不平静。
“红军,吃饭了!”学校的院子里传来陈招娣的声音。
“来喽.......”
夏红军转身下了山梁。
他走进一间窑洞,就看见炕上的小桌子上摆满了饭菜,脱了鞋上了炕,随口问道:“刘巧玲呢?”
“她在烧汤,马上就过来。”陈招娣说道。
自从陈招娣来到这里,听到夏红军说了刘巧玲的情况,她对这个女孩格外上心,问寒问暖,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
用她的话说,她从刘巧玲身上看到自己的过去。
冬天到了,她专门让人给女孩做了一双厚厚的棉鞋,免得脚在生冻疮,蒸馍做好吃的,总要女孩留下一块吃或者塞两个热腾腾的馒头让她带回去。
今天是元旦,陈招娣说要改善伙食,庆祝新年的到来,自然把刘巧玲从家里叫来。
正说这,刘巧玲端着一晚热气腾腾的洋芋汤走进窑洞,夏红军挪了挪位置,女孩就坐在了他边上。
刘巧玲是个很沉默的女孩,平时话很少,老是一副怯怯的样子——除了唱歌,
夏红军发现,还要女孩一开唱,平时那种胆怯、畏缩的神态消失的无影无踪,充满了一种镇定和自信。
这学期,夏红军加大了对刘巧玲在乐理方面的教学,经常放学以后把她留校给他讲课,女孩听得很认真,在这方面也颇有天赋。
相比音乐方面,文化课就显得平平无奇,按照她现在的成绩,夏红军估计她勉强能上个初中,考中专和高中肯定都没戏。
很明显,陈招娣也发现这个问题,她试图单独给女孩补课,结果效果甚微让她只叹气。
夏红军笑着安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你以为谁都像你这样个个都是学霸?
上帝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你关上了另一扇窗。
今天大家一起吃饭,陈招娣看着低着头默默嚼着馒头的刘巧玲,又想起她感到烦心的事情,就问夏红军:“红军,刘巧玲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听到两位老师谈及自己,刘巧玲的身子微微一震,抬起头看着他。
夏红军有点为难,还没考虑成熟啊.....
不过既然陈招娣当着人家的面已经开口,夏红军想了想又看着刘巧玲:“巧玲,你想去安西上学吗?”
安西?!
刘巧玲身体一震。
那可是个大城市!她从来没去过。
别说安西,她现在连定西县城都没去过!
现在突然要让我去安西上学?
刘巧玲心里感到害怕,脱口而出:“夏老师,我不想去安西,我想让你教我。”
“刘巧玲,我又不能一直教你。安西有一所音乐学院,它的附属中学听说收初中生,我今年寒假回老家,路过安西的时候帮你问问。”夏红军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夏老师,音乐学院的初中教唱歌吗?”刘巧玲小声问道。
“当然教,而且以音乐为主,如果成绩好就可以上高中毕业就可以上音乐学院,你就可以一辈子唱歌了。”夏红军笑着解释。
真的?!
刘巧玲眼睛瞪大大的,这可是自己做梦也没想到的生活。
“去!我去!”
女孩脱口而出,突然想到什么,脸色又变得黯淡起来。
“我爹不会让我去的,我家里没钱......”
“这个你不用担心,一旦真的被录取,你的学费生活费我全部包了,直到你大学毕业。”夏红军一脸轻松。
“老师,我,我......”刘巧玲激动的不知道说啥好。
她又想爬起来磕头,可是又停下了。
老师不喜欢这样。
他说,男人膝下有黄金,别老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