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401章 帮忙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森外 2050 2024-05-28 14:30

  张楚的出现,邓婷来的更勤些,都是和他探讨音乐方面的东西,当然临走前忘不了在酒馆弹上两曲助兴。

   夏红军懒洋洋坐在吧台后面,女孩要走就打个招呼,来去一切随意。

   时间到了十二月下旬,寒冬来临,韩宁已经去了香江参加画展将近一个月,据他说想多呆几日和当地的画家交流。

   韩宁这小子挺有意思的,东北人特能侃,他一走小院里冷清起来,偶尔西川他们过来交流交流最近各自的新作,成了一个不太固定的诗歌沙龙,毕竟大家各自都有工作。

   小酒馆里因为张楚的到来,人气高了些,夏红军也不再每天都来这里,他要干自己的活。

   译诗。

   这次不是古诗,而是现代诗歌,特别是八十年代产生的优秀诗歌。

   中国最早翻译到西方的现代诗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学者哈罗德·艾克顿和中国赴美学者陈世骧所编译的《现代中国诗选》,收录了包括闻一多、郭沫若、周作人、沈从文、戴望舒15位当时着名文人的96首诗。

   该书对于中国新诗在西方的传播以及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新文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从50年代到80现代漫长的四十年时间中,无论国内国外用英文翻译国内诗歌的人寥寥无几,大量的现代优秀诗歌如同古诗词一样外国人知之甚少。

   既然诗歌衰落是无可挽回的事情,那么就让国内这些优秀现代诗歌让更多人的知晓。

   现代诗歌,也在中国曾经辉煌过!

   翻译诗作第一件事就获得北岛、顾城这些的优秀诗人征得他们的许可,并且还要支付一定的报酬。

   说干就干,夏红立即行动起来,打电话的打电话,写信的写信说明情况,无一例外的都获得对方同意,有的甚至说我的诗不要你支付任何报酬,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

   诗人是孤独的。所以更渴望被别人理解。

   天气越来越冷,转眼1990过去,1991年来临了。

   韩宁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香江之行,回到燕京,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韩宁回来的时候,提前打了电话,夏红军专门开车到首都机场去接机,车上韩宁说起这次香江之行,眉飞色舞,说认识了几个香江美术界的朋友,而且这次送到香江参展的四幅画全部被香江商人买走,价值11万港币!

   “韩宁,你发了啊。”夏红军一脸惊讶。

   韩宁嘿嘿笑了两声,他说他也没想到香江人怎么会喜欢自己这些画风粗犷有些另类的风景画。

   “香江老板出手就是阔绰,有个叫陈丹青的画家,原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现在移居美国,他的一幅画人物画竟然卖到了50万港币!啧啧......”

   陈丹青?

   夏红军自然听过这个名字,着名画家,很有才气是个很另类的人物,只不过到了后期屁股有点歪,成了所谓的公知。

   “你去看海子没有?”夏红军突然想到一件事。

   在韩宁临去香江前,他专门嘱咐过。

   “去了,过的挺好的,他的诗在大学里特别受欢迎,人也挺开朗啊,不像你说的那样。还找了女朋友,那女孩对她特好,要他移民干脆定居在香江他也答应了。”韩宁笑着回答。

   呵?

   这小子在信中没说啊?

   不过也好,无论在哪里只要过的幸福就行。

   回到家,陈焕娣早就从学校赶来,见到韩宁自然很高兴,有听说又赚十多万兴奋不得了。

   “姐,我说韩宁肯定有出息!我没看错吧?将来不会比我姐夫差!”陈焕娣在她姐姐面前得意洋洋。

   陈招娣瞪了她妹妹一眼没说话,不过心里也高兴,这下她彻底放心了。

   “红军,你说这钱投资点啥?现在物价涨的这么厉害。”韩宁问道。

   “买房呀,像我姐夫这样。”还没等夏红军说话,旁边的陈焕娣立刻摆明自己态度。

   嗯......自己一毕业就结婚!没房子怎么行呢?

   总不能一直住在姐夫这里吧?

   于是,韩宁就拉着陈焕娣到周末开始满城跑,最后靠近东三环附近买了一栋高层买一套120平米的房子,等陈焕娣毕业以后再装修,反正韩宁暂时住在夏红军这里也方便。

   忙完这一切韩宁又背起画架离开燕京不过这次他没走远说是到太行山去写生。

   陈焕娣当然舍不得,最后韩宁保证等她放寒假返校,自己也一定回来,女孩这才答应。

   夏红军这段时间一直沉浸在诗歌翻译工作中,相对于古诗词,现代诗歌翻译相对容易,但麻烦在于,这些诗人现在都在世,你最终译成英语也要获得对方的认可,许多诗人也是懂英文的!

   就譬如,西川那首《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今天傍晚夏红军翻译完毕后特地请西川过来看看,结果两人因其中的一句的翻译挣得面红耳赤。

   最后西川气冲冲离开,夏红军心里也不爽干脆扔掉诗稿,带着土狗豆苗,没有开车步行走向后海的酒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