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基
之后的发展都很顺利,赵澄睿率领不到三万的大军以及两个俘虏来到京城的时候,赵清和亲自坐镇汴州,迎来另外三万人的最后攻击。
一万对不足三万,可胜性很小。
河南汴州也有驻守兵,连夜都被拉了出来,最后在汴州做下第一道防线,成功将三万大军拦下。
消息传来的时候,绾绾与丁飞容正在监牢里。
齐旭站在阴暗的地牢门口,看着里面的两个人,将消息一一说出。
这几日,凡是那边传来消息,都会由他亲自宣之于口。
那种热情的行为以及上坟的脸色,一度让齐绾觉得他有病。
“胜败乃兵家常事。”绾绾坐在监牢一角,久未清扫的监牢散发着难闻的味道,地面上不知道沾了什么东西,黝黑,难闻。
干净华贵的袍子早已经被弄的脏污不堪,他坐在那里,面色沉静。
脊背挺得极直,一派冷静傲然之色,仿佛呆的不是监牢,而是皇宫一般。
丁飞容坐在另一个牢笼里,他灰白的头发散乱开来,因为久未梳洗而显得凌乱而嘈杂,将脸全部盖住,乍一看,像是枯草一样。
自从来到这里之后,除了吃饭睡觉,他便一直是这个状态。
“一切都要结束了。”齐旭说了一句,再度看了绾绾一眼,转身走了。
白色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这暗不见光的地牢里。
仿佛带走了这里的最后一束光。
绾绾轻轻抬头,看着这阴暗的地牢,一瞬间几乎所有的记忆都纷至沓来。
我这一生,可耻又可笑。
——
三日后,赵清和率兵到长安城下,与齐旭汇合,至此,八万大军,聚在长安城四角,虎视眈眈。
城里的人最近都不敢出门。风声鹤唳的,生怕被牵扯进去。
哪怕再喜欢赵清和的人,心里不免也会有一些异样。
竟然真的反了啊。
皇宫里,齐允闭门不出,似乎是在为这无力的局面做最后的抗争。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臣愿拼命护送陛下离开。”心腹非常忠心。
“离开……去哪?”齐允似乎笑了一下,坐在龙椅上,清艳锋利的面上一派平静。
平静的像是一潭死水,让人心里发毛。
“河北,京平,都去得。”心腹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这大齐,已经是他们的天下。”齐允叹了一声,挥手堵住心腹的话,“下去吧。”
朕……想静静。
很快,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只剩下他一个人。空寂,幽冷,似乎有穿堂风呜咽而来,带来初冬的气息。
依稀间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初见并不美好,小豆芽一点都不引人注目,随手救了,也是有意为之……谁能想到那样一个小豆芽,竟然能将自己逼成这样呢。
闭上眼睛,仿佛又是十二年前的冬日。
大雪纷飞,有人蹒跚而来,粉面一团,却是满脸恨意。
原来她那时候就对这里充满恨意了。
一声低沉好听的笑声,坐在御台上的人,满身尊贵,满身落寞。
孤坐御庭,难掌天下至清。
——
半日后,齐皇下圣旨,愿禅位与长宁郡主赵清和,即日登位。
“什么鬼?”赵清和捧着圣旨,一脸懵逼。
“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旭笑了一下,率先跪下,冲她一拜,额头对地,十分恭敬。
齐允总算是干了一件好事了。
齐旭一带头,旁边一堆被消息炸懵的人也都反应过来,立刻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清和看着这一地:“……”
“平身。”赵清和木着脸,心情复杂。
早知道齐允万般看不上师兄,都想好怎么逼宫了,结果这厮竟然来了这一出?
“谢陛下。”众人异口同声。
“陛下,还请随咱家入宫,同讨登基事宜。”来宣旨的公公十分眼熟,正是来福,曾经被齐旭提拔过,一直记着这个人情,虽然觉得这圣旨有些出乎意料,但却是真心实意的高兴着。
是殿下还是郡主,都无所谓。
反正两个都是老熟人了。
翌日,赵清和携原滕王,现皇夫,入主皇宫。
原本忠心的党羽此刻已经毫无作用,齐允彻底退位,赵清和找过去的时候,这一位正坐在御花园的亭下栏杆上,一双大长腿垂在下面,背影悠闲。
转脸过来时,嘴角衔了一片绿叶,有清脆的声音从那里发出来。
赵清和注意到这人穿了旧年的锦衣,梳着旧年的发髻,乍一看,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几年前。
“清和。”齐允微微一笑,原本锋利的眉眼此刻尽数温散下来,不剩锋利,只余惊艳。
依稀间又是那个容貌倾城的太子爷。
“好久不见。”赵澄扫了一下他的脸,脚步一顿,随后大步走上前去,在他身侧坐下来,动作自如,一如当年。
齐允笑了一下,手臂一抬落在她肩头,几乎将她揽在怀里,他微微闭上眼睛,轻叹一声:“清和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