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今我掌灯

第二十一章 嫌疑

今我掌灯 岑百六 2107 2024-05-28 14:32

  天下大义,此刻问君。

   春雷交涉,恰好惊蛰。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前几日下了小雨,这会儿宋府里的空气都是清甜的,香榭亭边的夹竹桃有含苞吐露的迹象,看得人心痒难耐。

   宋知熹悻悻地撤下了先前占据一袭之地的香艳本子,搜罗了一捧的经书,现在都齐整地堆满了案头。

   这几日随手翻了翻,她现在对这些经文很快培养了一种如鱼得水的亲切感,虽然不至于填补她心底的落空,但好歹像是找到了替代品,在体味这种沉溺的快感中,她发觉自己越来越充实。

   前辈说的果然没错,这可不就是开卷有益嘛。

   院门来了通传,宋知熹带着疑惑,换了镶珠开撒裙,出了宅院进了前堂。

   “爹,怎么了?”

   “你这几日可有出府过?”

   宋知熹平日里愈发活络,气质这个东西也能信手拈来,转换自如,这会儿她落座后双手大气地一搭,还颇有几分大家风范。

   然而却看得老爷眼皮子突突地跳。

   “老爷。”管家奉上一盏碧落兰,宋老爷挥了挥手,照例屏退了下人。

   “爹你问这个做什么,我这几日呆在屋里看了好些经史子集呢。”

   宋知熹弯着嘴角眨了眨左眼,是个活泛的样子没跑了。

   宋老爷放了心,还是剜了闺女一眼,“哼我信了你的邪哟,不给老子惹麻烦你就算长了本事了,不过……”

   宋老爷顿了顿,他对亲闺女向来有什么说什么,“今日太医署的人说,那孙阁老家的嫡子似是才发现中了毒。”

   宋知熹很是疑虑地接话,“不是说是受了刀伤吗?”

   “刀伤没有什么大碍,算不了什么,真正厉害的是那毒。”

   他放下茶盏继续道,“这几日众人集中注意处理刀伤,谁知道他还中了毒,听太医说,毒的症状发作后,已经拖延了好一阵子了,因为还在刀伤的救治过程,他们都以为是刀伤感染的并发症,这就忽略了这个毒。”

   “唉,这是有多大的仇啊。”

   凭着这几日的传闻,宋知熹不一会儿就想明白了,嗬!原来是一个连环死手!

   刀伤只是转移注意力的引子,背后真正杀手锏是毒,这样就算没杀成人,也能毒死人。

   毒性再大,也会有个中毒过程,但能否毒死人,不仅要看毒性,大前提是毒发完成,中间不会有人发现并解毒。

   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刀伤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这样做比单独下毒高明太多了,又比单独刺杀多了个可能。

   毒发症状一旦被发现就会有人解毒,单独捅刀子又讲究功力和寸位,不一定能致死。

   宋知熹有些哀叹,这孙喻舟拈花惹草惯了,最终还不是吃了女人的亏,没有一命呜呼就谢天谢地了,希望这茬能吃一堑长一智吧。

   “长点心,叫你的丫鬟们近日不要出门了,也能少些麻烦。”

   宋知熹:???

   她亲自去了门房,差人出门采买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叫人打听仔细了,人一回来就给她带了话,吓得她倒吸一口凉气。

   “本来大伙儿都觉着奇怪,街上又在查人了,那行刺的女子不是已经入狱了么……”

   “我后来使了点银子,听知情的孙家人说,那天有婢女给孙公子擦洗脸才发现他面色有些不对。”

   “您猜怎么着?”小厮双手一拍,“叫太医一瞧才发现那孙公子中了毒!还好发现不太晚,如今也没有大碍了只等睡醒了便是,只是太医推断,这毒就是受了刀伤的当日一并染上的,具体是饮下的茶水里还是吸入的毒粉,时日已久已经验不出来了。”

   宋知熹双臂环胸,皱眉凝思,点了点头。

   “当时说啊,除了那个刺客,出于谨慎起见,要把所有可疑的嫌犯也一并下狱审判。”

   “不过大理寺的可真是神了,查到孙公子一直在马匹上,除了小厮根本接触不到什么人,其间就只下过马两次,事情可就好办多了呢。”

   “不管是早膳还是什么其他的可能.......查探了个彻底后,他们排除嫌疑就只锁定了一个人,你猜,会是什么人?”

   宋知熹:怎么感觉后脑勺一阵发凉。

   “就查到那孙公子遇刺的几个时辰前调戏了一个丫鬟,还搂了那丫鬟有一阵子,这先前搂一个,后面又抱一个的,总共就两人,除了那个刺客,可不就是和她有亲密接触了嘛。”

   门房的小生挠了挠鼻子,“这不,大理寺现在就在追查那个丫鬟了嘛。”

   “什么?大理寺、亲自?”

   “不是不是啊姑娘,大理寺卿向圣上挑明了,只做个指挥,负责把人给查清楚,顺带施了拿人的命令,而拿人这活儿还是兵马司揽了的。”

   “人……应当还没抓到吧……”

   “姑娘放心,快了呢!大理寺有那周世子坐镇,查个人简直易如反掌,但奇怪的是......听说方才还找上了裕王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