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吉时已到

第12章 永阳长公主

吉时已到 非10 2132 2024-05-28 14:35

  “就让阿衡去吧。”

   孟老夫人坐了下来,仪态形容端庄,丝毫看不出刚干过偷听之事。

   她对孙子说着话,视线却落在衡玉身上:“查旧事为轻,自身安危为重,这个道理,祖母相信阿衡最是明白不过。”

   衡玉点头,笑着对兄长说道:“阿兄也该知晓,保命是我最擅长的,我最是怕死了。”

   “呸呸呸,还没出门呢,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宁玉连忙在妹妹身上拍了三下。

   衡玉心虚地笑了笑,仍旧看着兄长。

   对上那双笑眼,吉南弦眼眶忽然有些发涩。

   什么擅长保命,说到底还不是流落在外的那四年间吃尽了苦头……

   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私心里愈发不愿让妹妹涉险,他有的心思,祖母又岂会没有?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懂”字。

   小玉儿对祖父之死的真相究竟执着到何种地步,同为家人,他们都懂。

   他记得祖父曾说过,懂得和舍得,比自认为的爱护更重要。

   但这尚且不足以让吉南弦动摇。

   直到他的视线依次扫过笑盈盈的二妹,眼中含着劝说的大妹,慈祥的祖母,等着他回答的妻子,四人的身形在他眼中仿佛化为了四个大字——你,没,得,选。

   这感觉仿佛纵然他不答应,也根本不会影响诸位英雄的决定……

   “与其在这浪费口舌,逼得小玉儿去寻其它门路,倒不如早些答应,也好多替她铺一铺路呀!”喻氏出声催促丈夫。

   吉南弦默然。

   不答应便是逼得小玉儿去寻其它门路……

   所以,他只有知情权和出谋权,至于决定权这种遥不可及的东西,跟他并无干系。

   而那边,自家祖母已经带头叮嘱起了二妹,大妹则道营洲天寒地冻,说着就起身离开了书房,忙着赶做护膝披风等御寒物件儿去了——

   妻子拿出了一封写给营洲故人的书信,递给了二妹。

   意识到自己是最后一个得知二妹要去营洲之事的吉南弦,只好怀着复杂的心情上了贼船,被迫加入了这场讨论。

   一家人在书房中商议到深夜时分。

   次日,吉南弦又与衡玉单独长谈,所提皆是营洲此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衡玉听着,认真记下。

   兄妹二人长谈至正午时分,有下人来禀:“马尚书家的郎君让人带了位江湖郎中来,此时就在前厅,说是二姑娘托马郎君寻来的。”

   吉南弦闻言看向妹妹。

   “是有这回事。”衡玉起身来:“我去看看。”

   “又是替殿下找的?”吉南弦问。

   衡玉笑着点头:“我这便将人带去殿下那里。”

   “去罢,你也该去同殿下辞别了。”吉南弦说着,又补了一句:“哦,还有韶言郎君。”

   衡玉全当没听出兄长语气里的调侃,笑眯眯地道:“自当如此,阿兄,我且去了——”

   说着福了福身,脚步轻快地离开了此处。

   马车滚滚,很快来到了永阳长公主府。

   青衣女使入得内室通禀:“殿下,吉小娘子来了。”

   永阳长公主坐在临窗的榻上,膝上搭着薄毯正看书,闻言眼角眉梢露出温柔笑意,搁下书温声道:“快叫这猫儿进来。”

   旁人家称小辈做猴儿,在永阳长公主处,衡玉向来是只猫儿。

   这别称也是有些因由在的——

   “殿下,我给您找了位擅治顽疾的大夫过来!”檀衣少女入得内室,拿献宝的语气说道。

   “瞧,我家小猫又给我叼东西来了。”长公主满眼笑意。

   一旁的掌事女官也笑了。

   是,吉小娘子这只猫儿,三天两头便要叼了自认为的好东西给殿下,今日是江湖郎中,来日又不知从何处寻来偏方、灵药……

   甭管有用没用,小孩子的心意总是叫人欣忭的。

   “殿下,这是托了马家郎君寻来的,马尚书家大娘子的咳疾,便是这位大夫医好的,不如您也叫他把把脉可好?”衡玉来到榻边,绕到长公主身后,边帮她捏肩,边好声好语地商议道。

   “你倒像是哄孩子吃药似得。”长公主笑着道:“既是你托人费心请来了,便看一看罢。”

   掌事女官闻言便准那郎中入了内室。

   “马家郎君?可是同你一起踢蹴鞠的那一个?”这间隙,长公主随口问着。

   “正是。”

   “我家猫儿还真是交游广阔。”

   说话间,郎中近了跟前行礼,永阳长公主收了话音,微一颔首:“有劳了。”

   “长公主殿下言重了。”郎中施礼罢,隔帕细细诊脉。

   “大夫,如何?”

   郎中斟酌着道:“殿下这皆是陈年旧疾,源头想必是年轻时在战场上留下的旧伤……”

   掌事女官闻言多看了郎中一眼。

   战场二字,于殿下而言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除了他们长公主府的人外,只怕大多人都已经要忘了殿下也是上过战场护过疆土,击退过异族的吧。

   殿下病得太久了,以致外人只知长公主抱病体弱,却甚少有人记得这病是如何落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