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重启白金时代

第一百五十三章 探班佟丽雅

重启白金时代 青丝化白头 2105 2024-05-28 14:44

  5月22日,上海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风和日丽。

   位于车墩影视基地的《滚蛋吧!肿瘤君》拍摄片场,刚刚拍完一条镜头的佟丽雅此时正在助理的帮助下拍着粘在衣服上的杂草和树枝。

   前文说过,女主角熊燕脑袋里始终充满着奇思妙想,而刚刚拍的这场戏就是她脑袋里癌细胞扩散昏厥时脑袋里想着被丧尸掐住脖子时不能呼吸的场景。

   (原版《滚蛋吧!肿瘤君》由漫画家熊顿真实事件改编,现在人家还活得好好的,为了减少不必要麻烦,就把女主角名字改成熊燕。)

   “没问题吧?”靳东过来关心的问了一句。

   “没事。”佟丽雅微笑着摆摆手道:“先去问问导演,看看这条还要不要重拍。”

   自电影开机以来,佟丽雅每天都拿出最好的状态来演绎自己人生中第一部电影。

   可是电影远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好拍,每次开拍前都要打开镜头采光找感觉找位置。

   这还是简单的,最难的是拍电影表演的微表情要相当细腻,眼神和面部表情控制对从来没演过电影的她来说相当困难。

   往往每个有正脸的镜头都要细细打磨,一遍又一遍的试过。

   再加上杨青要求很高,以至于开机一个多月只拍了一半的剧情。

   “导演还要不要再来一条?”佟丽雅走到监视器后面,问着正在观看刚才那场戏的杨青。

   “来一起看看。”杨青也没有说好与不好。

   就在此时,树林边传来几声急促的汽车喇叭声,顿时吸引了现场包括演员导演现场制片等拍摄团队的目光。

   只见车上跳下来一个戴着墨镜的年轻男子,男子身穿格子衫和浅蓝色七分裤,脚上踩着一双白色运动鞋,额前的刘海随风飘扬。

   给人的感觉帅气且阳光。

   他朝着树林里众人挥挥手,随即抬腿往这边走过来。

   当佟丽雅看到年轻男子时,一张俏脸明显的露出两个酒窝,嘴里两颗小虎牙也露了出来。

   片刻,向他们走来的年轻男子便到了身前,现场工作人员认识他的都恭敬的打着招呼。

   早已站起身来的杨青嘻嘻笑着道:“哥,你来探班怎么也不事先通知一下,我好派人去接你呀!”

   杨青嘴里的哥自然就是李寻,他伸脚作势就要踢杨青,同时还说道:“我来探班还要向你汇报不成?”

   “哥,给点面子,这么多人看着呢!”杨青小声道。

   佟丽雅噗嗤一声就笑出声,她没想到平时严肃得要死的杨青竟然还有这样一面。

   李寻拉开杨青刚才坐的导演专属椅子坐下,摘下墨镜道:“车上有我带过来的水果,你叫几个人过去搬过来。”

   既然是来探班,怎么也不好意思两手空空前来,所以李寻在市区买了一箱桃子,一箱西瓜,一箱荔枝和一箱草莓来。

   “好嘞。”杨青说完马上招呼起几个工作人员过去帮忙搬水果。

   “李总,您过来探班啊!”

   佟丽雅刚坐到李寻旁边,靳东就过来打招呼道。

   “电影都开机一个多月了,我这个总制片人不来看看怎么能说得过去,来,抽根烟。”

   李寻把右腿搭在左腿上,从上格子衫胸口兜里拿出烟,递了根给靳东道。

   靳东伸出双手恭敬的接过李寻递到面前的烟:“谢谢李总。”

   “不用那么拘束。”李寻摆了下手,随后看了眼坐在自己左边的佟丽雅,接着又道:“最近拍摄还顺利吗?她没有给你们添麻烦吧!”

   “很顺利,佟小姐演技很好,没有添什么麻烦,反倒是我有时候还要麻烦佟小姐。”靳东笑着道。

   靳东的话让佟丽雅不免想起刚开机的时候靳东说她演技烂来着。

   他平时只有演戏的时候会和自己说几句话,其他时间都不会主动找自己说话。

   好像从十多天前李寻在深圳被拍曝光出来以后,靳东对自己态度才有所改变。

   她也知道他为什么会改变,不过她也没想着去拆穿他。

   李寻和靳东随意聊了两句,杨青带着工作人员扛着四箱装水果的纸箱已经回来了。

   杨青招呼着几个工作人员去洗水果,他助手很有眼力见的搬了把折叠椅过来。

   李寻也散了支烟给他,然后问他道:“今天还有拍摄通告吗?”

   “这里就安排了一场戏,佟小姐的镜头刚拍完,等会还要拍靳东和群里两个镜头。”杨青坐到折叠椅上点上烟的同时回答道。

   李寻弹弹烟灰,点头道:“下个月上影节你带《夜店》几个主创去一趟,可能评委会会颁个奖给你。”

   这两天李寻一直在处理着《安家》的事情,最终他妥协了,除了广告分成多五个点,上影节还会颁个最佳处女导演奖和一个编剧奖给给杨青。

   这都是资源互换。

   除了这些,原先他们定下的演员也会做出一些改变。

   杨青脸上一喜:“已经确定了?”

   当导演的,谁不想拿奖?

   就算是小奖也想拿,拿到手就是对自己导演的认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