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楼主相信,以璃王为胁,楼三就不敢把陈夕榕藏身在楼外楼的事说出去。
最初于他,更多的是彼此的利用,可这一年相处下来,倒是喜欢上这位“师妹”,也喜欢那个长得像瓷娃娃一样的宁雅。
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
元和一年秋,齐国新君诏告天下,江山一统,万民同呼。大赦天下,赋税减半。
就在这时,恭王与众皇子、将军,班师回朝,然,就在新君准备厚赏诸将时,璃王失踪,自请辞去爵位、留下帅印,翩然而去,荣华富贵本不在心,他亦中贪恋。
有人说,璃王终究是放不下梦妃,所以他去追寻梦妃的脚步了。
也有人说,璃王不慕荣华,激流勇退。
当夕榕听到这个消息时,却是泪眼婆娑,笑得辛酸。
然,不久后,宇文昊却得到从江南传来的秘报,说璃王出现在扬州,斥资令人重建无垢山庄。
夜,寂寞。
宇文昊坐在养『性』殿上,看着一堆堆奏疏。
哈庆禀道:“殿下,萧忠和雪影回来了!”
“传!”
二人进入大殿,跪在地上。
萧忠道:“启禀皇上,属下去了大江南北,可还是没有找到梦妃的身影。”
她绝决而去,仿佛是个人间的精灵,任他派了多少暗卫到各处寻找,就是寻不到她的下落。
有时候,他真怀疑,她是否真的出现过。明明她为他留下了一双儿女。
她到底是洒脱的,放下了,离开了。
雪影道:“属下盯了陈夕松夫『妇』很久,他们也不晓皇后下落。不过近半年来,属下得知,金大富、石方财那儿都有几笔神秘的支出。”
“可查出结果了?”
雪影道:“我们潜伏在石方财钱庄的暗卫说,有一笔钱是兑往帝都城南琼林书院的。陆续来取银子的是郁大隆,皇上猜得没错,郁大隆背后的神秘高人是皇后。”
宇文昊见自己没猜错:“可知道琼林书院何时完工?”
“回皇上话,属下去看过,就快完工了。属下从未见过那么大的书院,瞧里面有上百名工匠正在赶制桌案、匾额等东西,陶逍先生也即将上任琼林书院的第一任院长……”
“这个陶逍,朕让他出任大学士一职,推三阻四,皇后一开口,他竟同意了。”
雪影面『露』百般佩服的神『色』:“不仅是陶逍,属下在书院里瞧见了陈夕松、伍海大师等人。从他们的谈话中,听说书院于下月三月初三百花节时开院,更有神秘人广发名士帖,届时普天之下的名士都会汇聚于琼林书院。消息一传出,全天下的文人书生都『骚』动,就连洛城鹿鸣书院的一些名士,也纷纷前往帝都……”
宇文昊微微一笑:“三月初三开院,你们说……皇后会不会『露』面?”
萧忠和雪影面面相窥,对于夕榕的行事,谁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朕觉得,一定会!书院建了那么久,光是那些图纸,就让她花费不少心思。”
雪影道:“这是我们的暗卫从途中劫下的一纸名士帖!皇上,你看!”
宇文昊接过名士邀请帖,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留着“陶逍”的印鉴,“榕儿啊榕儿,你花费心机,这么热闹的事,怎舍错过。”
转眼间,他们竟已分别一年有余。
“那皇上打算怎么办?”
宇文昊诡异一笑:“有了这名士帖,到时候就能进入琼林书院。这些个文人,多是仰慕陶逍的名声而去。回头,朕得好好布局,让她再也逃不掉。”
三月初三,对于帝都百姓来说,最大的盛事不是百花节,而是城外琼林书院开院。
天刚蒙蒙亮,就有四面八方的名士、才子陆续步入,进入号称天下第一的书院,仿佛置身于一座美丽的花园里。
院外,种植着杏桃之花,也不知从哪里移来的树苗,在这个春花烂漫的时节,便如火如荼的盛放在通往书院的两侧,又植了一丛丛的青竹,松柏,虽是在北国,却给人一种误入江南的感觉。
站在通往书院的石子路上,就能看到清雅又不失大气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是当今天下第一书法家钟维所写的“琼林书院”,大门上挂着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国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块丈许高,三丈宽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浑劲有力的几个大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面清晰地留着“张子龄题字”三字。
宇文昊扮成文弱书生模样,乔凯旋也打扮着随从跟班,“这张少傅也做了这琼林书院的人?”
“张大人是朝廷第一大学士,天下的大才子是陶逍。光看这气势,就知来者不凡。人们对于这琼林书院背后的高人很感兴趣。可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何方神圣?”
绕过汉白玉石碑,便见后面另有洞天,一侧立有块告示牌,上写“诸位名士、才子:书院开院,各位亭台楼阁尚未命名,现公开征集名字,望踊跃参加。”简单明了,只此几行字,一看这等书法,不需问,又是陶逍的笔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