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贵妃她千娇百媚

第144章 动红

贵妃她千娇百媚 画堂绣阁 2124 2024-05-28 14:53

  本以为这一觉就要睡到天亮了,结果大半夜的又出事。

   元九慌慌张张的在外头敲门,“皇上,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见红了!”

   宁琛被惊醒,还没缓过神来,叶筠也跟着醒了。

   看见旁边躺了个人,先是愣神,盯着看了好几眼才反应过来。

   “皇上何时来的,竟然也不叫醒臣妾。”叶筠头痛的很。

   白天累了一天,晚上还睡不好,简直要命。

   “朕来的时候你睡得沉。”宁琛边说边坐起身来。

   这会子元九又在外头叫了两声,叶筠听得蹙眉,也从被窝里爬起来。

   “好端端怎么皇后娘娘见红,也没听闻有孕呢。”嘀咕了两句,就叫人进来伺候。

   皇后出了事,必然是所有后宫能动的都要去。

   而这会子宁琛上了御撵才知道皇后是在慈宁宫出的事。

   登时面色就有些不好。

   叶筠没来得及梳妆,随便挽了个发髻,不失礼数就出门了,穿的也是常服。

   宫装太繁复,穿起来可要些时间。

   两人一前一后坐着各自的撵就往慈宁宫赶去了。

   彼时住的近的都到了,不过也就稀稀疏疏几个人,都是消息灵通的。

   太后腿伤起不来,虽然也慌,但也没法子做什么。

   难为了福芝这个掌事的,这会子跪迎了圣驾。

   “太医到了没有,皇后在哪?”宁琛头回没有给面子,直接越过了跪在地上的福芝。

   往日里都是要先唤一声福姑姑的。

   可见这回是动气。

   可福芝来不及感叹什么,忙爬起来,“回皇上,娘娘已经被挪到侧殿去歇着了,太医也都在里头把脉,眼下瞧着是没什么大碍。”

   宁琛黑着脸就往侧殿里去。

   绕过屏风就见皇后面色惨白的躺在榻上,眼眶红红的,一见到他就哭。

   “皇上...”

   “别怕,朕在这里,会没事的。”宁琛快走两步在榻边坐下来。

   安抚的拍了拍皇后的手。

   “皇后腹中是朕的嫡子,无论如何你们都得给朕保住!”

   这话是对着太医说的,声音冷硬而低沉,带着隐忍的怒意。

   皇家素来看重嫡出子嗣,虽然宁琛自己是庶出,也没有不喜欢庶出,但是为了稳定纲纪,皇家嫡子是很重要的。

   而且,就算这孩子不是嫡子,但也是宁琛的子嗣,一样不能忽视。

   张院判年岁大了,不在太医院值夜,这会子来的是沈平之和有妇科圣手之称的胡太医。

   自打沈平之治瘟疫立功之后,张院判就俨然把他当做下一个继承人培养了,据说也已经正经拜过师。

   不过拜师之后也没就只让沈平之跟着自己学,而是安排他跟不同的老太医打下手,集百家所长。

   他聪明又的确有天赋,如今在太医院很吃得开。

   今儿胡太医带他来也是有见识见识的意思。

   做太医总得练练手。

   “回皇上,皇后娘娘的胎已经保住了,娘娘素日里身子养的好,今儿只是因为月份尚浅又劳神过度才导致见红,并无大碍,只是此番到底动了胎气,头三个月万不能再出差错。”胡太医道。

   听了这话,宁琛的神色才缓和几分,皇后也稍稍冷静了些。

   至于为什么劳神过度,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了。

   “皇上,既然娘娘并无大碍,不如就先回凤栖宫歇息吧,诸位姐妹都是深夜起来的,穿的单薄,万一染了风寒,后宫不宁,又要叫皇后娘娘劳神了,更何况,怡婕妤还怀着身孕呢。”

   淑妃柔声道,十分贤良和善的模样。

   这么一提,宁琛也注意到了,怡婕妤面色不是很好。

   吴氏如今身孕有四个月了,害喜害的什么也吃不下,今儿晚上没吃东西,又半夜爬起来,的确不太撑得住。

   皇后眼神暗了暗,面上却懊恼的样子,“是本宫没思虑周全,忘了吩咐下去。怡婕妤既然有孕,就好好安胎,日后不论外头大小事,都不要随意出来了,一切以安胎为上。”

   “到底是亲疏有别呢,杨才人有福气,得皇后娘娘亲自照看,丫头们也懂事,没大半夜的还把人叫起来。”

   温德妃笑了笑,状似无意道。

   皇后敛眸,“宫中姐妹都是一体,本宫身为皇后,没个嫔妃都是照顾着的,哪有亲疏一说,怡婕妤素来懂事,敬重本宫,这才不顾身子前来探看,杨才人八个月的身孕已然不便行走,是本宫没叫人去传信的,以免惊胎。”

   “娘娘说的是,臣妾自从入宫便得娘娘照拂,一心惦记娘娘,这胎也坐稳了,便想着来看看,日后臣妾定然听娘娘的话,好好养胎,无事不外出。”

   怡婕妤哪里听不出温德妃话里的言外之意,立即就跟着皇后统一战线了。

   温德妃本就不是一个擅长心计的人,哪里是她们两个的对手。

   这三言两语便被揭露了挑拨心思,就像是被人扒了衣裳一样的难堪。

   她不说话,扯着手里的帕子去看那坐在榻上的男人,却见宁琛垂着眸子,不得见他眼底神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