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调兵遣将
他们会和的地点是贵州城外的树林。风还在刮着,按照贵州的气候习惯,过不了太久,就会有大雨降临。
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司钺远远看见,赵振强和常泊然架着浑身是肉的张松林将军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火烧的痕迹,也都带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赵振强早在刚跑路的时候,就已经把司钺的身份和前因后果告诉了张、常,所以三位将军到达的时候,都礼仪周到地行了跪拜礼。
司钺抱拳回了个礼,说:“三位将军辛苦。”
张松林的脸色最是不好,不只是因为多年没有进行的“跑步训练”,更是因为贵州处处大火。如此风势,不知道要给贵州的百姓造成多大的损失。
司钺明白张松林的怨气,他说:“没有比贵州沦为敌手更大的损失了,本王只能这么做。”
张松林叹了口气,说:“末将明白,只是——到头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司钺说:“待事情结束,本王亲自来贵州,修建庙宇,叩头赔罪。”
张松林不答。
时间紧迫,来不及忏悔和哀悼。常泊然有意缓解气氛,说:“殿下有何吩咐,请尽管示下。臣等忠于朝廷,万死不辞!”
司钺说:“贵州的战役必须速决。本王需要三位将军在明天一早统领手下兄弟,与我一起进攻刺史府和褚文斌府邸,夺回贵州控制权。”
“明天一早?这……”张松林面露难色。
司钺说:“三位逃脱的事情,立刻就会被盘踞在贵州的反贼知晓。我看着贵州城内猎犬到处都是,时间拖得越久,对你们的人身安全和整个贵州的局势就越不利。还要犹豫吗?”
“可是我们人手不够。我们没有兵权!”张松林说。
“你以为,谁掌控贵州兵权?”
张松林住了嘴。那个答案,他还不好说。
常泊然替他说:“贵州城的百姓只知道谢迎天的反军进驻贵州,却不知道左大人、滕将军和褚将军已经被他们控制,其中谁是敌谁是我,我们也分不清楚。所以谁掌控兵权、向谁要兵权,我们并不清楚——殿下恕罪,我们也是被软禁的时间太久了,父母妻儿也被蒯从江看押,实在……狼狈。”
司钺说:“既然这样,不如让本王给你们兵权。”
“什么?”三位将军异口同声。
司钺说:“以贵州现在的形势,贵州的官印比本王的王印要有用得多,至少不会引起军民太大的恐慌。本王说过,两天前去过刺史府,见到了左大人。如果本王带出左大人官印,你们可能带兵?”
“虽说调兵需要滕将军虎符,但非常时刻,用左大人的刺史官印,也有同样的效力。”赵振强说,“殿下要冒险重回刺史府吗?末将愿与殿下同去!”
司钺却说:“不必了。三位需要趁贵州骚乱的机会,搜集更多义士,与我们一起举事。今日夤夜,本王与诸位还在此处会和。若三位明日寅时之前没有等到本王,请直奔云南,调兵救援京城。事关国运,请三位英雄铁肩担当!”
三位将军互相看了看,一起抱拳答道:“定不负所托!”
多说一句。司钺自然可以利用自己的王印调兵,之所以多此一举,非要调来左黎秋的刺史印,除了因为左黎秋在贵州百姓心中的威望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想给左黎秋一个机会,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司钺心中隐隐渴望,自己当初没有看错这个一片赤诚的官员。
贵州城下午下起了雨,雨不算小,为即将扑灭的大火敲响了丧钟。此次大火对贵州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烧毁民宅三十七座、寺院一座、草料场两座。烧死百姓七人,烧伤三十六人,其中十一人重伤。直到酉时,贵州还是一团乱。
左黎秋在酉时的时候,在百姓面前露了个脸,做了一些安抚工作,发放了一部分粮食,夜深了才拧着眉返回刺史府。
就在刚刚,左黎秋和蒯从江发生了一些争吵,争吵的内容自然跟司钺和大火有关。
蒯从江满口责怪左黎秋“赔了夫人又折兵”,自作聪明地放走了司钺,到头来闹得满城凌乱,还走失了三位大将,他刚刚还得到消息,有几位校尉也无故失踪,派人寻找,尚无头绪。
左黎秋虽也有些后悔,但他坚定地认为,司钺手上绝对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否则不可能在贵州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所以当初没有杀掉司钺是对的,否则现在被烧死的,就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蒯从江之流了。
左黎秋扶额说道:“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手上有很多筹码。”
“你是说那些将军们的亲眷?你不怕把他们逼急了?!”
“你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左黎秋说,“我们之前扣押将军们的亲眷,不就是防止这一天吗?现在倒畏首畏尾了。你就不怕燕王的兵马先一步把那些老弱妇孺救出来?到时候你还有什么能力跟他斗?”
蒯从江瞪着眼睛支吾了两句,到底没能说出什么有用的话,只好沉闷地哼了一声,说:“你想怎么处理那些亲眷,赶紧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