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肥水田家

第441章 黄雀

肥水田家 水木韶华 2153 2024-05-28 15:03

  “安比仁,你要弑君吗?”皇后大声质问,所迸发出的气场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

   安比仁冷笑,“皇后娘娘真是说笑,臣哪敢!”

   说着不敢,却把剑锋对大皇子,仁兴帝的大儿子。

   大皇子乃皇后所出,安比仁此举立刻引得皇后大叫,声音颤颤,“安比仁,你大胆!”

   安比仁只看向仁兴帝,“这退位诏书,陛下写还是不写?”

   仁兴帝未动。

   安比仁冷笑对大皇子道:“瞧见没,从来薄情寡义,最是皇家!”

   随后给身边的几个御林军一个眼神儿,又是一阵拔剑声,须臾,几人拿剑指向德馨太后、太皇天后与皇后等人。

   “若觉一个大皇子不够,陛下觉得现在如何?”

   “陛下写还是不写?”安比仁一用力,大皇子脖子立刻显出一道红,流出血来。

   饶是如此,六岁的大皇子只是闷哼一声,没有哭,站的笔直,恨恨的盯着安比仁。

   仁兴帝心里一紧,随即命道:“拿笔墨来!”

   “皇儿不能写!”

   “陛下不能写!”

   德馨太后与皇后异口同声。

   安比仁大喜往外,立刻命人笔墨伺候。

   朱红的笔在手,仁兴帝绷着一口气,在众人惊呼的阻拦中写了下去。

   “退位诏书”四字未成,外面突然传来急报,“不好了大将军!城外十里,突然有一支不明的军队正在往我军靠拢!经查,是仁王的军队!”

   当即,朱笔落地,仁兴帝长长舒了口气。

   仁王,他最小的王叔,刚十二岁便被先祖封了地,远在西疆,多年来也只是按照朝例,五年进京朝拜一次。上次进京,还是他父皇驾崩之时。虽然当时他刚过不惑之年,可是身子看起来十分差劲儿。

   这也是这次太皇太后七十大寿,他没有进京庆祝的原因。

   这事大家都知道,因此,听见仁王的名字时,所有人都很意外。

   安比仁更是不信,“可查清了?真的是仁王?”

   来者点头,“是仁王的军队,没错!”

   好一个仁王!安比仁内心慌乱,一时不知所措。

   德馨太后不由得朝太皇太后望去,突然明白,刚刚太皇太后所说“黄雀”的意义。

   怪不得她一脸镇定的模样,原来……

   须臾,又是一声急报,“禀报大将军,我军受仁王先锋部队袭击,初战大败。”

   安比仁慌了。

   还有先锋部队!

   真是气煞我也!

   想了想,忽然看向仁兴帝等人,吩咐下去,“去,把宫里的状况告诉李广林!”

   殿内的人一惊。

   李广林乃九门提督步军统领,即禁卫军统领,目前正在城门处与安鲁等人作战,应该不知道皇宫里的状况,安比仁现在是要以他们的性命要挟李广林。

   无耻!

   仁兴帝暗骂了一句。

   同时又稍稍安心。

   李广林那个人最是耿直,有勇有谋,应该不会轻易相信安比仁的话。

   “还请陛下高抬贵手,把玉扳指拿下来吧?”安比仁走到仁兴帝面前,轻蔑的说了一声,随后夺下了仁兴帝的玉扳指,这是象征着帝王与皇权的圣物。

   这下,仁兴帝内心忐忑不已,对李广林有何反应,不敢琢磨了。

   拿走了玉扳指,安比仁带兵走了,殿门关上,里面的人稍稍松了口气。

   皇后连忙抱起了大皇子,拿帕子与他擦拭脖间的血。

   啪嗒啪嗒的掉泪。

   徐太妃忙上前,掏出一个玉瓶儿,哽咽道:“多亏我平时小心,带着这些药膏,快些给大皇子抹上去吧。”

   皇后朝徐太妃致谢。

   仁兴帝舒了口气,走向太皇太后,跪道:“皇祖母,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该怎么办?众人全都望向太皇太后。

   身为皇室贵胄,他们从生下来就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荣华富贵他们享受的是最顶端的,自然担待的责任也是最重的。

   不是他们怕死,实在是这般死去,真是无法去面见列祖列宗!

   “等。”

   太皇太后只给了这一个字。

   再次闭上了眼睛。

   德馨太后不依不饶,“母后,仁王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先帝走的时候他来吊唁,那个时候他的身子就已经,已经……”

   提起这件事,众人都有印象,不由得望向太皇太后。

   老太太无奈的睁开眼,瞪了德馨太后一下,“真是沉不住气。”

   也没兴趣再闭目养神,便道:“那都是装的。是领了孤的旨意。”

   啊!众人心惊,皆赞叹太皇太后的谋略当真不浅,那可是两年多以前啊!难道那个时候太皇太后就已经预料到这么一天?

   “先帝走后,母后立刻要搬去离宫,也是因为……”

   “是的,孤也是故意的,为的就让某些人放松,麻痹。虽然,当时孤并未预料有这么惊心动魄的一天,但是八九不离十。”

   太皇太后云淡风轻的回答落在德馨太后耳中,内心涌起滔天海浪,翻江倒海,滋味万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