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穿成极品老妇,我靠锦鲤小孙女开挂躺赢

第152章 年纪轻轻就得了老年痴呆

  杨梅知道,掌柜说的小册子,肯定就是她上回托老先生帮自己印制的《勾汉秘籍》了。

   这册子她不晓得掌柜是否已经看过。

   但这会儿当着小儿子和掌柜的面,杨梅并没有着急打开一看究竟。

   她道了声谢,将小册子先收好,这才拿起了马幼薇写的话本子仔细看了看。

   看得出来,这本话本子是用心设计过的。

   比起市面上现有的话本子,《赦荆钗》的封面扉页做得相当有特色。

   祥云飞鹤,扉页边角是飞檐斗拱的一角,底图色彩明艳,中间是三个金粉烫印的书名。

   许是为了不破坏封面整体的美与和谐,作者笔名‘我是锦鲤她姑’被印在序章前面最显眼的位置上。

   杨梅唇角翘起,心想着这大概是老先生最后的倔强了。

   他对自己取的这个笔名,得多无奈?!

   杨梅越想越觉得好笑,笑容在脸上绽放,越发的灿烂了。

   掌柜看她很满意的样子,忍不住插了一句:“这封面还是我们东家亲手操刀绘制的。

   还有话本子的名字,也是我们东家亲手写了,交代某送去书坊拓印的。”

   “让老先生费心了!”杨梅扭头看了眼楼上,想问掌柜自己是否方面上去叨扰。

   掌柜顺着杨梅视线望过去,笑道:“秀才娘,东家今日未过来铺子。”

   杨梅哦了一声,心说那就只好改日再来拜访了。

   “看过稿秀才娘你若觉着没啥问题的话,我们就直接安排印制发售了。”掌柜说。

   杨梅觉得话本子做的很用心,她并无任何的意见。

   “那就辛苦掌柜了。

   这样稿,我能否带回去给我闺女看看?”

   掌柜颔首:“自然可以。

   这本样品就送给马姑娘收藏,期待马姑娘的下半部可以尽快完稿。”

   这个问题杨梅不会替自家闺女胡乱允诺。

   她眯眼笑笑:“慢工出细活。

   我会让我家幼薇好好写,保证品质,一定不辜负老先生和掌柜你们二位伯乐。”

   掌柜笑呵呵附和道是。

   看过了小儿子,又拿了话本子的样稿和《勾汉秘籍》,杨梅看时辰不早了,也没有要在书画铺子逗留的意思,叮嘱了马季礼两句便要走。

   “娘,后天是姥的生忌。

   我明日下午先跟掌柜说一声再回村子,后天一早陪您一块儿去给姥扫墓吧。”马季礼说。

   杨梅脑中嗡了一声,愣了好一会儿,总算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后日便是原主马老婆子生母的忌日了。

   马老婆子的生母杨氏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

   原书剧情对杨氏没有着墨,杨梅是通过原主残留的记忆了解到的讯息。

   杨氏年轻时就守寡了,原主出生后连亲爹的面都没有见过。

   杨氏独自抚养原主,孤儿寡母的,在村子里艰难求存,日子很不好过。

   原主之所以能嫁给马忠,是因为杨氏曾救过意外受伤的马忠。

   马忠如何会被杨氏所救,杨梅并未在原主的记忆里找到答案。

   只知道马忠在伤好回村子不久后,就请了媒人上门去提亲,过了半年左右,原主就嫁到了善水村。

   原主出嫁后,杨氏就独自一人生活。

   马忠偶尔打了猎物拿去镇上卖了银钱,会偷偷换点粮食给杨氏送过去。

   杨梅透过原主的记忆去看杨氏这一生,只有‘悲苦’两个字来形容。

   这世道女子多艰,若是原主是个男儿身,她或许日子还能好过一点,可惜.......

   哎!

   杨梅叹息了一声,对马季礼道:“成,那娘就在家里等你,到时候一起去给你姥烧纸磕头!”

   马季礼应了声好,目送娘萧索的背影远去。

   “娘这是又想到姥姥,心里难过了吧?!”马季礼呢喃着。

   杨梅既然知道了后天就是杨氏的生忌,那香火蜡烛这些东西,自然要提前准备好。

   于是,她从书画铺子出来后,就拐去了镇上唯一的一家纸扎铺子。

   脑中有原主的记忆,杨梅这才不至于抓瞎。

   她买了一扎元宝,一沓做成铜钱状的纸钱,一对白色的蜡烛,一小捆檀香,还有一盏长明灯。

   拿出钱袋子付三十六文钱后,杨梅两只手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往镇口走。

   她寻思着去看看马大柱的牛车还在不在,若是已经走了的话,也得花钱雇车送自己回村才行。

   这些东西倒是不重,就是元宝是叠好的,拎着走一路,怕到家里都弄变形了。

   杨梅还没走到镇口,远远便听到有人在喊自己。

   “马大娘......”

   杨梅回过头,映入眼帘的是黄灏骏那张让人反胃的油腻面庞。

   黄灏骏刚刚听完狗腿子的禀报,知道杨梅竟轻而易举的将他和赵茯苓设下的计给化解了,气得他砸了两只甜白釉的茶碗。

   他今日原想看德运商号的笑话,好坐等县里王员外撤了豆腐菜的订单,回去向父兄邀上一功。

   没曾想,他辛辛苦苦忙活一场,最后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让对方顺着梯子爬,推出个劳什子臭豆腐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