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她与她的路先生

第211章 时女士:怪胎儿子(含感言)

她与她的路先生 渐变黑咖啡 2104 2024-05-28 15:46

  ……

   后来时染换好校服校裤,路时遇自然已经离开。

   接下来的元旦汇演,时染一直处在欣赏路时盛世美颜的状态中,自动将旁边的乔冰妍过滤掉。

   最后的文艺汇演在大家一片掌声中宣告结束。

   甚至掌声都没结束,些许同学已经觉屁股禁不住坐,脚底发痒想溜出去了。

   时染自然是规规矩矩没早退,坐上公交先回的孤儿院。

   电影定在晚上六点半。时长两小时。

   阿姨走了两周了,时女士期间暂代了院长一周,一周后便找到了新的院长。

   31号回家,这是时染第一次见新院长。

   时女士也在孤儿院,是在等她回来。

   拉着她介绍了新院长,赵颖,容光焕发的样子目测连40岁都不到。

   介绍完后,时女士拉着她进了她的房间说起了悄悄话,温柔的语气,语重心长:“染染啊,这个赵颖我不熟悉,是上面有人塞进来的,她如果对你不好,你就告诉阿姨……”

   时染觉得心底涩涩的,她点了下头,扯开一抹淡淡的笑:“放心吧,时女士。”

   又是一番温柔的安抚,时女士看了眼时间,发现耽搁了挺久的,想起还要四点前回家准备跨年晚饭。

   可见到时染,又是一个念头衍生开来。

   时女士问她:“染染,跨年一起吃晚饭吗?我家就三个人,不够热闹。”

   -

   时女士是由司机载来的,回去的时候车上多了一个时染。

   司机将车停好后,时女士就给他塞了个元旦红包让他下班回家。

   时染是第一次来时女士家。

   是套四层楼的小别墅,一楼是车库,外面楼梯直接盘上二楼。

   其实二楼设计很简单大方,并没有时染路上以为的那种肉眼可见的华贵富有。进门,左侧客厅墙上悬挂着一幅十字绣,绣着字样——家和万事兴。

   时染对着那幅十字绣看了会儿,想到院长当年也绣过一幅挂在客厅墙上。

   时女士顺着她视线望去,淡淡笑了下:“我那个怪胎儿子出生后,我坐好月子开始绣的。”

   时女士看向时染,柔声问:“喜欢?”

   “好看……所以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时染从十字绣上挪开视线,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歪着脑袋问了句,“时女士,不是说要准备晚饭吗?我帮你。”

   时女士这才像是终于被提醒记起了似的,伸手锤了锤额头,叹气:“你瞧我这记性……”

   时女士说着就把时染拉到了旁边的沙发上,一边拿起遥控按电视一边郑重开口:“哪里还有让小姑娘进油腻厨房的道理呀。你就好好坐着看电视,等人齐了就可以开饭了。”

   “……”

   “不对啊,一中早放学了,你都到我家了,这个点,怎么我那儿子还没到家?”

   “可能路上等公交吧。”时染如实道,“一中周五都是错峰放学的,三栋教学楼回轮番交替放学,间隔时间是一刻钟。而且如果校内等公交排队在后面的话,会和第一批上车的间隔半小时。”

   时女士:“这我倒没听说过,我那破儿子哪里有你耐心温柔会跟我讲得这么事无巨细。”

   这么一对比,时女士更觉得时染亲切近人了。

   时染:“???”

   “我这怪胎儿子应该你过不了多久就会见到,如果他一声不吭,你别介意啊染染。”时女士看了眼手表,起身去厨房前还叮嘱时染安心看电视,茶几上的东西随意吃。

   时染乖巧道了句好的。

   待时女士离开没影儿,时染终于忍不住抽搐的脸颊肉,心想时女士有必要这么嫌弃自己儿子吗?

   看了十多分钟电视,时染觉得无趣,把电视按灭兜绕了几秒,瞥到了厨房里戴着围裙的时女士。

   隔着厨房玻璃隔断门,厨房灯光是浅淡的暖黄,时染看到褪下披风后那个优雅温柔的时女士,成为了一个元旦前为家人下厨的普通妇女。就好像有时候她小时候放学回去,总能见到阿姨或者院长在厨房忙活一样。

   以前阿姨和院长都在她身边的时候,她不大会觉得自己和那些幸福美满的家庭里的孩子有任何不同。

   而现在,她的亲人……

   一个走了……

   一个没了……

   还好还好……现在还有个时女士愿意收留她吃顿晚饭。

   强迫自己敛下心里头的涌上来的苦涩,深呼吸,时染拿出手机的黑屏幕作镜子,花了十多秒时间努力让自己笑起来和平时一样生动活力。

   调整好微笑,时染重新把手机揣回兜里,拉开玻璃隔断门。

   厨房里本来流淌的是嗡嗡的油烟机声和切菜声,流水声哗哗也是轻轻。

   乍然间身旁门被推开,传来一道女孩清悦好听的声音:“时女士~需要帮忙吗?”

   “……不用了。染染,电视不好看吗?”

   “好看啊。都挺好看的。”时染进去后将门合上,轻声道,“只是我觉得……”

   “觉得什么?”时染语调慢悠悠的,时女士看向她时,不禁好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