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过了正月十五就到了返校上课的时候, 杨宁馨才到学校报了到, 数学老师谢招娣就跑过来寻她。
“杨宁馨, 老师给你一本书!”
谢招娣笑眯眯的把一本崭新的书递到了杨宁馨手里:“你抓紧时间把这本书上的习题做一做,有不知道的地方,找老师来问啊。”
杨宁馨拿了那本书看了一眼,《数学习题集》。
“谢老师, 这本书是给我一个人的吗?多久要做完啊?”她翻了翻那本书, 里边密密麻麻都是习题, 如果她真是第一次读初一, 那简直会要做得哭爹叫娘了。
“最好是一个月以内吧。”谢招娣笑眯眯的看着她:“杨宁馨, 这学期县里会有数学竞赛, 学校决定派你和邱成才去参加。”
数学竞赛?难怪谢老师要拿习题给他做呢。
杨宁馨笑了笑:“老师,我尽快。”
“别到书本上写字, 做完你把这书给邱成才, 我会给他一本,他做完那本就给你, 你们交换着做, 这样就能做完两本书了。”
谢老师可真是狠, 一两个月就让两个初一的娃儿做完两本书,题海战术也不是这样弄的吧?杨宁馨捧着书默默的走回了教室, 翻开目录看了看,都是些基础的初中数学知识, 应该不会很难。
再翻了几页看里边的例题, 很基础, 根本不难。
对于学过奥赛的杨宁馨来说,这些所谓的竞赛题已经是小儿科,更别说只是初中的数学题。她拿起笔来开始做题,没多久就把第一章给KO了。
这书看起来够厚的,可没想到容量却不多,几页例题再配套两页习题,习题和例题完全是同一种类型,基本不要动什么脑筋,杨宁馨把书合拢,微微一笑,站起身来。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她还有大量的时间做别的事情呢。
这个学期刚刚开始,杨宁馨和邱成才就成了数学老师谢招娣的重点关照对象。
上课的时候提问次数多了,下课以后经常喊他们进办公室,拿了那两本书给他们俩讲解她认为很困难的习题。
然而,这些所谓困难的习题对于杨宁馨和邱成才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邱成才前世的成绩很好,或许是遗传了外公外婆那边的智商和学习能力,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很高,老师教的东西他很容易就能掌握,还能举一反三。今生重新再学一遍,他对于这些知识驾轻就熟,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只是他依旧很喜欢谢招娣把他喊到办公室去做个别辅导。
因为他能和杨宁馨更好更近的接触。
谢老师为了节约资金,只买了两本书让杨宁馨和邱成才交换着做,给两个人个别辅导的时候,两人坐到一块儿,脑袋凑到了一起,共用一本书。
这个时候,邱成才是和杨宁馨最接近的时候。
两个人膝盖几乎要挨到一起,杨宁馨的额头差不多顶到了他的肩膀,有时候微微的蹭一蹭,让他的心猛然飘忽起来。
或许这就叫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吧,每当她坐在身边的时候,邱成才感觉到很踏实很甜蜜。
而杨宁馨则觉得,邱成才实在太高了,坐在他身边总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那挺拔的身姿相对于目前她的身高来说,确实是有让杨宁馨觉得想打他的感觉。
谢招娣一点也不明白两个学生各自的心思,她只是单纯的想要多教点知识给他们,让他们在数学竞赛里一鸣惊人,就像今年的期末统考那样,争取能拿到第一名和第二名。
王水英看着谢招娣那样努力,也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随着谢招娣一腔热血的在为两个优秀学生补课——谢招娣愿意教,她这个做班主任的为啥要阻止?难道还不想自己班上的成绩提高吗?
“杨宁馨,邱成才,有空多看看书,积累写作素材,到时候作文竞赛别给我丢脸,一等奖老师没想过,总要拿个奖回来才好啊。”
王水英对于杨宁馨和邱成才的指导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有空多看书。
写作文是需要天赋的,老师指导来指导去的,不一定有作用,最终还是得看学生自己的天分。古代的诗人谁不需要天赋?那些死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做出好文章。
当然,阅读面广也是必要的,不是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嘛。
X县的作文竞赛在四月份举行,数学竞赛安排在五月份,经过预赛,大塘中学有二十多名学生杀入了这两项比赛的复试,要到县城去参加复赛。
肖校长研究了下,决定派老师带队参加。
学校出面和公社联系,派出一辆拖拉机送孩子们去县城。
带队参赛的初三语文老师提出,在作文比赛以后,下午带着学生们到X县转一转,扩大学生们的视野,也算是对他们杀入复赛的奖励。
肖校长想了想,批准了这个提议:“没问题,半天时间而已,让娃儿们见识见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