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九零:犀利港姐恃靓行凶

第42章 妈妈全力支持读书

  有钱人如果出轨,你想要他净身出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剧情,还是洗洗睡,

   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再来写小说。

   “原来香港法律上这样规定的。”

   听完卓振风的介绍,孙少芬才恍然大悟,

   这么说那些嫁妆都是属于她自己的私人财产?

   自己丈夫每次没钱了,都让自己去卖嫁妆。

   还每次都理直气壮跟她说:自己的嫁妆也是属于他的财产。

   “那这么说,那个翡翠手镯也是完完全全属于我的东西?”

   孙少芬被洗脑多年,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肯定是完全属于你的私人财产,谁也抢不走!”

   想到那个翡翠手镯,赵子彤有些郁闷。

   自己又不是万能的记忆机。

   能记住机场重要的比赛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

   难道每次都要靠这个金手指吃饭吗?

   这次想要从口水威手里要回翡翠手镯,还真的要费一番功夫了。

   关于债务制度方面,内地法律是夫妻债务共同承担制度,

   即你欠的债也是我欠的债,大家一起还。

   香港法律是夫妻一方无需介入另外一方也不承担。

   在内地,我们知道如果夫妻双方中的一人借钱后,

   如果所借金钱是用于家庭共同开销或生活或去经营夫妻店共同创业等,

   此时所负债务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在离婚时,夫妻任何一方有义务偿还该债务的一半。

   当然,如果配偶一方能够证明借款仅用于夫妻一方之个人用途,与自己毫无关系,则不用承担该债务。

   意思很简单啦,如果借的钱是大家一起用就要还。

   如果是丈夫借钱去赌博,嫖娼,或者买烟买酒,都不用妻子承担。

   而香港无夫妻共同财产制度,

   夫妻一方不用对另一方在婚前或婚后的任何债务承担责任。

   意思就是,谁借的谁还。

   即使当初借钱有可能是为了买房或者装修,或者给孩子买尿布什么的。

   都是谁借谁还,和对方半毛钱关系没有。

   更不存在什么父债子还这样的狗血规定。

   孙少芬听了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早知道不需要自己还债,就应该早点提离婚。

   说不定自己还能存下钱给女儿读大学。

   这些年,她最愧疚的事情就是没能让自己女儿读上大学。

   明明自己女儿就很优秀,读书很厉害的,

   是自己的懦弱和无能毁了她一辈子。

   想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对赵子彤说:

   “乖女儿,翡翠手镯我不要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两母女好好过。”

   “你继续回去读书,我去帮别人洗衣服,供你念书。”

   赵子彤有些感动,但是又有些无奈,

   她不知道怎么跟自己母亲解释。

   正如她不知道如何跟这个看“学历”是社会解释。

   她一直都笃信:

   是“知识改变命运”,

   而不是“学历改变命运”。

   自己现在就有足够的知识,

   但是社会和公司的人不会用那么长的时间来检验你是不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他们简单粗暴,先用学历筑起第一道门槛。

   他们坚信: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本事。

   但是没高学历的人,就肯定绝大部分都没本事。

   “妈,你先好好休息,让我考虑考虑……”

   赵子彤没有一口回绝,不是她想要自己妈妈去洗衣服供自己上学。

   而是,她认为自己这个高中文凭,真的没办法打破现在的阶层壁垒。

   后世她看过一部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从1964年开始,这部纪录片就跟拍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7岁一直拍到56岁。

   50年后,这些孩子都发展成什么样了呢?

   令人唏嘘的是,半个世纪的追踪,

   残酷揭示了阶层壁垒有多难打破:

   从小看《金融时报》的富裕家庭孩子,

   成长后依然会走上精英之路,垄断社会上的优质资源。

   如其中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约翰,

   从7岁开始就已经想好自己未来要去的学校,

   14岁的时候有了从事法律事业的目标,并在未来如约实现。

   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依然重蹈父辈命运,为活下去竭尽全力。

   只有考上并且读完牛津的乡村孩子尼克打破了阶层壁垒。

   底下热评第一说到:“底层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多读书,真的。”

   知识改变命运这件事,

   从始至终都是真理。

   正如当年的自己,考上了985的大学,

   才从小山沟里跳到了大城市生活。

   不然自己就会像身边的同龄人一样,

   早早出去打工,早早结婚生子。

   然后被贫苦生活,婆媳关系,逼得无处可逃。

   由于孙少芬的伤并不严重,

   她也不想自己女儿多花钱,就吵着闹着要出院。

   赵子彤没办法,办好了出院手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