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没说话,领着大宝到家做了饭,吃饱了之后她陷入沉思。
马晓军怎么可能不知道之前的过节,他堂弟马晓峰进去了还残废了。
这里里外外加一起,刘敏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想到这里,刘敏收起思绪,把大宝交给公公照看一会儿,到了二愣子家二人一起去了大队办公室。
呦,这一进门可真是变样了,院子里堆了不少木材,还有木匠,这是要把办公室整顿一下了。
刘敏进了办公室,二愣子挠挠头不明所以蹲在门槛上看人木匠刨木头,时不时捡起一条木屑玩弄。
“那个刘敏啊,我听说你的菜地管理的不错,赚了不少钱,你把管理方案交出来吧,也算是为长河村尽一份力。”
说着,马晓军十指交叉靠在椅子背上。
“我自己的管理方案为什么要交给集体呢?这都什么年代了?”
刘敏斜身坐下,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我呢,没别的意思,想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俗话说得好,有自己吃的,就得有人民群众吃的。”
马晓军官腔打的杠杠的。
“没想到马村长还真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行,就冲你这份为人民群众付出的热心,给你,不过我有个条件。”
刘敏突然想明白了,给就给。
“什么条件!”
“以后马村长不管带领乡亲们走什么致富路,不要拉上我,我有权利分配我自己的土地。”
这年代,土地已经不是集体了,她可不想跟着马晓军走什么发家致富的路。
马晓军想了想,当即答应了,反正找她麻烦机会有的是。
“我整理好了回头让人给你送来!”
刘敏回去真整理了,让二愣子拿给他后,刘敏倒腾了自己的家当。
这个季节可以不用拆大棚,等到这一季的蔬菜收完,直接可以投资其他了。
投票结束后的春梅正好回来了。
和二愣子三人商议了,两家合并,两亩地种庄稼,剩余的两亩地就还搞大棚,到时候,庄家一家一半。
“嫂子,我会种地。”
二愣子也跟着点头,他也会。
“庄家也得听我的,我教你的办法能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产量。”
商议好了分工,第二天一早,招呼二愣子拉着板车去临县打料子去了。
回来买了般车框的长条塑料袋,为了节省成本,麻绳是刘敏用芹篙沤了自己搓的。
为了提高产量,刘敏将塑料袋两头都开成了直筒子,这样,两头都能撒菌种,提高了一倍的产量。
将料用塑料布盖上自然发酵,直到里面的温度达到一千五百度左右,杀菌完成。
凉开装袋,随后,一袋袋的蘑菇菌种摆在大棚里,一行行的整齐有序。
“嫂子,你从哪儿学的呀,这样就真的能长蘑菇了吗?”
春梅一脸差异,跟着刘敏屁股后面,见她一个个的检查却又不懂在检查什么。
“是啊,到时候发现菌袋两端出现白色丝状时,就是菌丝了,等看到小帽子,就可以松开菌袋通风洒水了。”
“可那边菜棚里为什么不用袋子养呀?为啥要又要在地上?”
“那些都是香菇和肚菌,鸡腿菇什么的,不用袋养。”
春梅将信将疑,真的可以长蘑菇?
刘敏低着头挨个儿的查看,顺手将一包病变的菌袋拎在手里,丢出塑料棚外。
这些个东西娇贵的很,有脏东西是会传染的。
累了一天,回到家,刘敏才直了直腰,接着便是准备晚饭。
春梅看的出来这嫂子特别能干,即便自己也累的够呛,可还是不好意思坐等吃现成的。
…………
大队,马晓军刚上人没一礼拜,已经开了第次大会了。
这次却不是全体动员,而是曾经帮他投票的人,当然,谁都不知道谁投票没投票,总是有喜欢占便宜的愣头青浑水摸鱼。
“我答应大家伙的事儿一定办到,这不,刘敏种菜的方案在这呢,想发财的都在这签个字,每人上缴三百块钱做投资。”
前半句话还中听,可这末了却要交钱,而且一次性还交那么多。
顿时乡亲们面色难看,窃窃私议:“那么多啊,俺还以为二三十就成了呢。”
“可不嘛,这……”
“我先交上!”王三嫂站起来,掏出几张五十块的票子,正好三百块:
“刘敏种菜那至少转三万,才几百块,划算的很,到时候连本带利的都挣回来。”
乡亲们又开锅了。
这王三嫂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可她都交了,咱们要说没钱,岂不是很丢脸?
“我……我没带,我回家拿去!”
说是回家拿,那也不得到处筹钱不是?
大部分人都散了。
王三嫂脸色窃喜:“马村长,您说好的给我的报酬呢!”
马晓军脸色沉了下来:“等所有人都交完钱了再说!”
“马……”王三嫂见马村长起身就走,面露愁容,虽然这三百块是马村长给的,但是,她要的是投票的钱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