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摊牌”
秦姝回到盐州不久,嵇州刺史就派人过来,告知秦姝节度府已经修缮完毕,可择良辰吉日搬进去。
原本需要几个月的修缮时间,竟让他们硬生生将时间缩短到了一个半月。
这进程,堪称神速啊!
秦姝原本打算即刻就搬。
盐州刺史孟圻当时就客气了几句,“秦节镇才来盐州几日,便要离开,可见是下官招待不周了。”
“若是节镇不嫌弃,不妨在盐州多留些时日……”
秦姝接着说道:“多谢孟大人盛情,本节镇也觉得,刚刚修缮好的房舍,说不定桐油味还没散尽。”
“孟大人如此盛情挽留,本节镇理应在此多逗留些时日。”
孟圻几十年官场练就的气定神闲差点破功。
看着他脸皮子簌簌地抖,秦姝又道:“不过,本节镇之前已经定下,九月份新招募的游兵要在节度府集结。”
“大人公务繁忙,本节镇,怎好一直叨扰?”
孟圻悄悄舒了口气,却是再不敢劝留,“既如此,那,下官,便设宴,为节镇饯行。”
秦姝摆摆手,“不用了,本节镇也迫不及待想看看自己的节度府,就不叨扰孟大人。”
总算等到秦姝带人离开盐州,返回嵇州。
不止盐州刺史,就连陇州刺史和其他几个州府的刺史,也都松了口气。
如今的节度府,已经焕然一新。
高大威武的城门,箭楼和雉堞上面,是手持长戟的府兵。
穿过瓮城,经过门洞,顺着又宽又平的主街道一路前行。
街道两边是府臣和府兵们居住的房屋群。
主街道尽头,就是节度府。
那个又聋又哑的老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秦姝新招募的府兵。
朱志一身甲胄,手持长戟威风凛凛站在府门前,看到秦姝马车至,用力一杵长戟,挺直腰背。
节度府中门大开,秦姝的马车直接驶了进去。
议政堂前,节度府的府臣都已经静候在此,见节度使马车到,连忙揖首行礼,“下官恭迎节度使。”
秦姝搭着青桑的手下了马车,道:“诸位辛苦。今日天色已晚,诸位先各自回府,待明日,本节镇再坐堂问政。日后,还要各位多多指教。”
各府臣纷纷称“不敢”,也知秦姝一路劳顿,需要洗漱更衣休整一番。
便依次退了下去。
秦姝回到主院,见屋舍已经修缮一新。
前院就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子。
假山鱼池、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仅看这一个小花园子,便知这次修缮,临北道的官府,确实下了些狠功夫。
也是真有钱啊!
估计也是害怕她再挑刺,然后跑到他们府上给他们添麻烦,所以这次节度府修缮,对方当真算得上大出血。
还十分体贴的在主院院内,建了一个小小的佛堂。
佛堂里有专门敬香念经的居士。
秦姝洗漱更衣之后,先将自己爹娘的灵位请出,供奉进佛堂内。
敬过香、磕过头,秦姝才回到正房,与阜瑥一起用过晚饭。
主院正房是秦姝的院子。
阜瑥则带着东平他们,住进了主院东面的东跨院。
第二日,莫老五带着银票,将两个月前,秦姝提前订好的十万两银子,用牛车拉回了节度府。
第三日,是已经延迟两个多月、为贺秦姝上任而举办的宴席。
临北道的官员也都赶到了节度府。
议政堂中,八府六十七县的官员几乎全都到了。
作为最高长官的节度使,定然要最后一个到。
此时秦姝的位置还空着。
坐在左下首第一位的嵇州刺史张勍与右下首第一位的刘峎互视一眼,目光朝右下首第三张案几转了转:那里是云州刺史马仝的位置。
也是那批私盐经峡谷出口的州府所在。
算算日子,峡谷塌方疏通后,那批私盐就是这两日出谷。
刘峎下意识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第四排第六个位置。
那个位置也空着。
那是青杨县令卓暻的位置。
刘峎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然而不容他多想,秦姝已经带着人从后堂走了出来。
张勍和刘峎及堂下众官员全都站了起来,齐齐揖首行礼,“下官参见节度使。”
秦姝走到首位坐下,道:“诸位大人请坐。”
她笑道:“自来临北道,这还是第一次与诸位大人正式见面。秦姝奉陛下旨意,在临北道推广种植新粮、开荒屯田筹备粮草。”
“临北道各州府乡县诸事,还得多多依仗诸位大人。秦姝自知才疏学浅,希望诸位大人皆能不吝赐教。”
话说得这么客气,姿态摆得这么低。
除了张勍和刘峎,别的人心里都忍不住悄悄吁了口气。
只要别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把戏就行。
各州府乡县情况复杂,关系盘根错节。
大家的利益也都互相牵扯着,一旦开始整顿官场,只怕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将临北道搞成一团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