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商女不扶贫,反派的发达梦成空了

第207章 破釜沉舟

  听到影乙的声音,阜瑥和秦姝下意识互视一眼。

   阜瑥迅速站起身,将秦姝拉起来,飞快帮她整理了一下妆容,带着她出了内室。

   阜瑥穿外衫的时候,秦姝脸色已经恢复正常,走过去打开房门,问道:“影大人,发生了何事?”

   影乙进了门,迅速看了阜瑥一眼,见他坐在桌旁整理衣襟,桌上放着替换的棉布,心下微安,小声说道:“在下刚刚接到殿下的飞鸽传书,皇上并未下旨命秦姑娘回京复命。”

   秦姝心里咯噔一下,转头望向阜瑥。

   阜瑥脸色也很不好看,“有人假传圣旨?”

   晋地推广种粮任务已经完成,当初接到皇上旨意,连誉王都没有怀疑。

   秦姝皱着眉头,“谁这么大胆,敢这么光明正大的假传圣旨,难道想造……”

   说到此处,秦姝一下子愣住,三人异口同声说道:“宁王?!”

   阜瑥眼神一凛,扬声唤道:“来人!”

   门外阜家护卫东平应声而入,“家主。”

   “派人去岐山看看,搜山的府兵离开没有,探查益州、宁州府兵动向。”

   护卫拱手应是,转身离开。

   半炷香时间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刚进院子,东平已经跳下马奔向阜瑥房间,“家主,岐山出大事了!”

   饶是阜瑥胆大,看到岐山北坡几千尸体时,还是忍不住变了脸色。

   尤其是那尸体上的致命伤,都是一刀毙命,下手干净利落,很明显是高手所为。

   而那将领,被一箭贯胸而死,唇角尚且微勾,表情放松,很明显死者认识凶手。

   还很熟悉。

   另外去打探消息的人也很快赶了过来,禀道:“回主子,宁州府兵已经开往益州。”

   宁州在益州东北方向,去益州,要么从岐山峡谷过,要么走落雁湖。

   而且宁州府兵去益州做什么?

   阜瑥沉吟道:“从巡山的益州府兵口中得知,宁州府兵会在天亮后抵达岐山搜捕“杀害朝廷钦差”的山匪。”

   他微微蹙着眉头,问道:“如今‘山匪’没抓到,反而去了益州?”

   影乙冷笑,“如果那‘山匪’与小阜大人联手,杀了益州五千府兵之后,前往京城去了呢?”

   阜瑥转念一想,冷汗瞬间流了下来。

   宁州府兵天亮赶到岐山时,益州府兵已全部被杀,无一人幸免,而原本被“山匪”劫走的阜瑥和秦姝,却带着人大摇大摆出现在进京的路上。

   岐山益州府兵死,无人证明跟阜家无关,可也无人证明跟宁州府兵有关。

   宁州府兵若赶在阜瑥和秦姝进京之前,将两人杀害府兵、潜入京城意欲刺驾的消息送进宫,皇上会让两人进京自辩吗?

   按照以往对待只是怀疑要造反的藩王,自家亲兄弟,皇上都是宁可错杀、决不放过。

   更何况阜瑥和秦姝这两个小小臣民。

   只怕不等他们靠近京城,就已经被官兵团团围困,就地斩杀了。

   影乙迅速说道:“在下这便向殿下传讯。”

   阜瑥冷笑一声,“等你的消息传到京城,在下伺机谋反的消息恐怕就已经传进宫了。”

   影乙急道:“那该怎么办?”

   怎么办?

   他们一行,已经出晋地两天路程。

   若平白无故返回,宁王只需给他们扣上一顶“知阴谋败露无功而返”的帽子,皇上一道平叛圣旨,晋地府兵不敢不从。

   若继续前往京城……

   既然皇上并没有召他们回京,他们此去京城,便属无召自返。

   如此一来,更加坐实谋反之名。

   且还有宁州府兵在前“平叛”。

   对待“叛贼”,亦可先斩后奏。

   只要两人一死,届时,晋地种粮、招募兵士,都成了拉拢收买人心的手段。

   是不怀好意、居心叵测。

   而作为推荐秦姝新粮的晋王,也会被皇上申斥疏远。

   可同样,宁王这也是一步险棋。

   一旦谎言被揭穿,他也同样会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宁王这是不甘失败,干脆破釜沉舟。自己作死,也要拉着两人一起下地狱!

   以后,就算晋王成功继位,有了这次的“谋反”事件,就会在晋王心中种下一根刺。

   只要阜家在晋王眼中没了可利用价值,无论在朝中还是在阜家,阜瑥的地位都会变得极其尴尬。

   回到客栈,阜瑥将事情跟秦姝说了一遍。

   秦姝笑道:“谁想谋反,一目了然。宁王敢将府兵拉到益州,有可能益州的府兵将领早与其同流合污。那五千府兵,应是被借刀杀掉的异类。”

   “宁王谋划多年,原本胜券在握的皇位,却在一夕之间尽数成空。他又岂会甘心就此失败?”

   阜瑥小声问道:“你是说,他想起兵谋反?”

   秦姝道:“这不是很明显吗?不然他借机调兵向京城方向靠拢做什么?”

   “我们俩人要刺驾谋反?他来追杀我们?开什么玩笑!且不说我们这样做,既没什么好处,又没什么胜算。而且我在京城有田产有铺子,若我想随你谋反,至少应该将自己的家产提前处理掉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