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诸天顶峰

第十九章 破戒刀法

诸天顶峰 凝镜天 2115 2024-05-28 21:12

  “破戒刀法,达摩神经。”

   幽幽大殿里,烛光之下,严涉拿着两门已经泛黄的书册,平静的翻看着。

   这是他自灭亡少林所得的众多藏书之中选出的两门,虽然少林有着七十二绝技之多,其他武功也是数不胜数,但严涉并非贪多之人。

   魔教本身就有十大神功以及其他的一些绝顶武学,严涉作为教主,自然是尽数掌握的,这对他而言已经足够。

   武功从来不是会的越多就越好,就比如飞剑客阿飞,他就只会一剑,但练到了巅峰,便成了江湖上顶尖的高手。

   四照神功本就是旷世绝学,几乎永无止境,对一般人来说,是足以钻研一生的东西。

   严涉也将主要精力放在这门武学上,并不想改换门庭,所以虽然少林武学众多,但他只取两门。

   达摩神经,古龙世界的易筋洗髓,为达摩真传,凝聚着这位武学大宗师的武学精华。

   破戒刀法,少林少有的攻伐武功,堪称少林武学之中杀性第一,戾气第一。

   严涉除了四照神功这门内功之位,另一个主修的便是刀法,魔教十神功之首的如意天魔连环八式,在这段时间里,已经被他掌握,达到纯熟的境界。

   但严涉的目标是像后来的丁鹏那样,化繁为简,将三万余刀简化成一,臻至那无坚不摧,一刀中份,鬼神皆惧的神刀斩境界。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他虽然武学修养极高,但刀道境界却只是一般,最多算刀法大家,所以他需要汲取其他刀法的长处,提升自身的刀法境界。

   破戒刀法是一门很类似魔刀的刀法,佛若是破了心中的戒,岂不是便是魔?

   佛与魔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而与魔刀刀法那三万多种变化不同的是,破戒刀法只有一招!

   一个是佛,一个是魔!

   一个是至简,一个是至繁!

   是否上天早已注定了什么?

   严涉拿起那书册,手中弯刀浮现,对着空中比划着。

   蓦然,他神色一厉。

   弯刀劈出,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圆弧。

   嘭!

   刀光落在了外面一根石柱上。

   那石柱完美无损。

   严涉眉头一皱。

   轰隆!

   突然一声巨响,那石柱由整个破碎开来,化为千百块碎石,洒落地面。

   那些碎石的边缘都是光滑的,似被人用什么利刃切开一般。

   若是有练武之人在场,一定会被这场景骇的要死。

   凭借刀锋切开石柱这虽然困难,但只要内功达到一定程度,基本上都能做到。

   但一刀把一根石柱切成千百块碎石,这如何可能?

   严涉也有些震惊,他之前虽隐隐感觉这破戒刀法很是不凡,但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如此厉害。

   “好狠辣的刀招,这真的是出家人用的武功吗,这一刀若是砍在人身上,岂不是直接千刀万剐,成为一地碎肉?”严涉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灭了整个少林,却没有看见一个修炼这刀法的僧人,实在是这门刀法太过残忍。

   他不知道的是,这门武学并非没有少林僧人习练,而是这刀法并非谁都可以练成。

   唯有最上等的天资悟性,以及冠绝当世的内功根基,才能斩出这鬼神惊怕的破戒一刀。

   少林千年以来又有几个在内功上可以与严涉比肩的人物?

   而那仅有的寥寥数人,也都是走上成佛之路的僧人,心中已是空无一物,又怎会刻意修炼这样一门杀伐武学。

   故久而久之之下,这门武功在少林其实已是鲜有人知,根本无人问津,少数一些对它有兴趣的僧人,也限于自身资质与修为,无法练成。

   直至到了严涉这个旷世魔头手上,这门武学才散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紧盯着眼前碎裂的石柱,严涉喃喃道:“刚刚那一刀,我看似只出了一刀,但刀气在离刀之后,就一下子转变成万千道细微的刀气,所以才能造成这样的效果。”

   “这是练气才丝,一化万千的手段,武学境界之中似乎也叫做‘彻微’。”

   什么是“彻微”,就是触及到微观层次,旁人一道真气打下去,力量作用面积是一个拳头大小,但厉害的高手一道真气,却只有豌豆大小。

   后世的物理学告诉我们,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同样的压力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放在武学上,“彻微”越深的高手,用同样的力量,能对敌手打出十倍百倍的伤害,这就是这境界的玄妙。

   除此之外,“彻微”境界的高手更能掌控好自身力量。

   若是一般的高手,一掌拍在墙壁上,那墙壁必然崩塌,而若是臻至彻微的高手,那一掌之下,墙壁上会留下一道巨大的手印,但墙壁本身不会坍塌,完好无损。

   能够完美无缺的掌控自身的力量,不浪费一丝一毫,精确控制,这便是“彻微”有成。

   这个境界是可以无限延展下去的,初步“彻微”的高手只能达到厘米级,更进一步的能够臻至毫米级,而如严涉这样的顶尖高手,那就是微米级了,用一根头发丝都能杀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