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材神

第257章 恍然间,已是百年

大材神 太乙天君 2144 2024-05-28 21:27

  到目前为止,王鼎的战斗,虽然全部功法都用上了,却一直是使用单一功法进行战斗。

   从来没有尝试过两种功法同时输出。

   因为对于一般的灵武师而言,单一功法的技能输出,已经相当消耗自身灵气了。

   想要两种功法同时输出技能,除非拥有强大的世家背景,作为家族嫡长子,坐拥整个家族的修炼资源。

   或者是皇室之内的龙子龙孙。

   就算如此,想要达成两种功法同时修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除了庞大的灵气资源随时补充之外,还需要极高的领悟力。

   否则,就算你有金山银山,家里拥有九天十地,也无法同时输出两种功法。

   第三,还需要惊为天人的肉身强度。

   功法的输出,对肉身是一种相对消耗。

   承受一种功法的灵气输出,是灵武师的极限。

   如果能承受两种功法输出,除非在无数灵武师之中,出现一个变异种。

   这种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可想而知,同时完成两种功法技能输出,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可是这一切对于王鼎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因为他的资源无穷无尽,资质也是神级灵根,肉身还继承了琅琊之力,修炼成了绝对坚硬的强度。

   可以说,王鼎现在能极为轻松的就输出两种功法技能。

   因为他和其他灵武师打根儿上就不同。

   绝大多数的灵武师,一个阶段只是修炼一种功法。

   原因嘛,和只输出一种功法一样。

   而王鼎,从最开始就是只要有的功法就一同修炼,不管有多少。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王鼎从最开始就已经在修炼功法的共同运转了。

   这对于功法的共同输出,是最为关键的培养步骤。

   有了这么多功法长久以来的修炼作为根基,王鼎施展多功法输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同时运转所有功法,王鼎在运功之时,同时进入冥想状态。

   利用自己的三重心境,开始领悟多重功法同时输出。

   面前,两百道灵气分身出现。

   之前没有用灵气分身刷海浪兽,是因为现在王鼎还没有达到完全控制分身能力的水平。

   由于分身数量太多,修炼所需要动用的引动灵气极为庞大,使得王鼎到现在所能利用两百道分身做的事情,就是修炼而已。

   用两百道分身进行攻击,王鼎需要逐渐熟练。

   现在,便是王鼎熟练这个过程的最佳时刻。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六大神剑了。

   六大神剑在幻宝神诀的合体效果之下,在王鼎体内留存之后,王鼎自身吸收灵气的效率,提升了数万倍,这也使得王鼎能够有自信,控制两百道灵气分身做任何事。

   两百道灵气分身,每一个都开始在王鼎控制之下,运转王鼎拥有的所有功法。

   之前王鼎的修炼,便是如此,已经轻车熟路。

   经过王鼎一段时间的修炼,每一道灵气分身运转功法的速度,都已经和王鼎自身修炼的速度完全相同。

   这样一来,王鼎吸收灵气的速度,相当于再次提升了两百倍。

   如此恐怖的灵气吸收效率,已经堪比一个中央帝国之中,全体灵武师修炼累积之和的效率!

   甚至,比那还要快上数倍。

   修炼效果拉满,王鼎在用弱水三千攻击海浪兽的同时,感知着向自己奔袭而来的那未知的另外一种海兽。

   这也就是王鼎,如果换做其他灵武师,直接在第一关海电雷龙那里就已经夭折了。

   正因为王鼎现在绝对强大的实力,才使得一波接着一波的海兽,认为王鼎是一块天下第一肥美的肥肉,都想争着强者尝一口。

   也的确如此,一个拥有堪比帝国级的修炼大能,如果吃了他,就像是吃了唐僧肉一样,虽然王鼎没有经历过十世的修行,但是单凭这一世,就已经足以让吞食他的海兽立地成神。

   可是海兽们没有想到,王鼎是唐僧肉不假,却是一块难啃的唐僧肉。

   是拥有着唐僧肉的效果,孙悟空的实力。

   是个完美取经人。

   如果让现在的王鼎去西天取经,他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了。

   这种未知的海兽,隐匿状态甚至比海浪兽还要凶猛。

   王鼎就算覆盖王识,也只能勉强感知到生命体灵气的存在,甚至不能感知这海兽存在的形式。

   海浪兽的隐秘程度,王鼎至少还能知道它是以海浪的形式存在。

   这新出现的海兽,王鼎只是感知到一坨灵气向自己涌动。

   在刷海浪兽的同时,王鼎所有功法都运行到了顶尖的状态,准备在感知到这海兽具体形态之时,以最快的速度还击。

   因为王鼎推断,或许只有在攻击之时,这隐匿的海兽才会原形毕露。

   因为这世上还没有什么能逃得过王识的感知。

   更何况,王鼎还有龙眼。

   龙眼能看清常人看不清的物体。

   这种天龙圣体进阶之后的能力,王鼎一直也是在修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