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朕又突破了

第286章 真·铜人第一尊

朕又突破了 老告 2141 2024-05-28 21:28

  秘宫的阵纹核心被破译后,两位老圣人将其运转规律勾画出来,就像一个脉轮。

   其图卷上,线条繁复,代表殷商秘宫的标记,沉入地脉当中,运转千年不休。

   而与其呼应的还有另一股力量。

   两者一上一下,就像是绕地运转的护卫星辰。

   地下那个是殷商秘宫。

   空中则是更为神秘的昆仑宫。

   赵淮中有种很强烈的求知欲,这两座宫殿以中土神州为核心,呼应运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接引天地之力,起死回生?

   殷商秘宫可以这样解释,空中的昆仑宫呢?

   如果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那么昆仑宫也是一处葬地?

   葬的又是谁?

   连串的疑问,在脑海里闪过。

   此外,殷商秘宫和昆仑宫,似乎不是一个时期的东西。

   昆仑宫要更早。

   这样的话,两者是怎么产生呼应的?

   不同时期的造物,形成一个对应循环般的结构,这解释不通啊。

   邹衍递过来的图卷上,不仅有殷商秘宫的运转规律,最大的发现,是根据秘宫还反向推导出了与其对应的昆仑宫的位置。

   殷商秘宫在地下,昆仑宫则在虚空深处,亘古漂移。

   “吾二人判断,这两座宫阙的运转和天地力量的起落有关,这种布置可能涉及上古,甚至远古某些势力。

   是他们残留的手段,具体目的,当前还不知道。”荀子说。

   这方世界某个延续了千年的秘密,好像正在一点点浮出水面…赵淮中将秘图还给邹衍:“两位圣人难得来一趟,这次不妨多住些时日。”

   “吾二人本也准备借助你大秦咸阳的气机,作为积累,为迈入五境做些准备。”

   邹衍说:“殷商迷宫的阵纹体系被破译,现在探索秘宫,危险已经被降到最低,藏在死宫最深处的空间,也将被找出来。

   秦王可有探索秘宫,解开其最后秘密的打算。”

   赵淮中点头:“两位老圣人在我大秦先住上一段时间,我做些安排,便遣人进入秘宫。”

   邹衍笑道:“我二人也打算进入秘宫去看看。”

   时间已经不早了,窗外明月高悬。

   三人彻夜长谈,下半夜的时候,赵淮中吩咐厨子弄了三份吃食过来,仍是佛跳墙。

   两位老圣人吃完后愣了下。

   “吾还是首次食用此般精工细作之物,确是美味。”

   荀子说道:“但此物过于奢侈,不可多食。”

   一晚转瞬,天色将明。

   赵淮中去上朝,两位老圣人便跟他求借古卷,安静拜读。

   上次赵淮中从朝歌地下的紫铜仙殿里所得古籍,甲书,几乎是殷商一朝的全部积累。

   加上大秦原有的各类书籍,眼下赵淮中手上经卷孤本之多,让两位老圣人也十分眼馋,其中甚至包括老庄等人的手书古卷。

   老子亲手书写的道经和德经,也就是后世的道德经共二卷,荀子和邹衍传阅借取,通读后触动非常大。

   两人皆是气机波动,跟赵淮中借了静室,温养体内力量。

   下午的时候,赵淮中也参与到修行当中,三人气机交感,探讨修行。

   聊到兴起处,赵淮中取出大月戈,展开离魂九戈之术,请两位老圣人指点。

   五境圣人后,赵淮中亲自出手,每一戈刺出,都充满了天地协同,技近乎道的意蕴。

   其全身肌肉震颤,扭成一股,动作间带来的那种力感,动感,震撼人心。

   三人参研修行,转眼来到傍晚。

   赵淮中邀请两位老圣人:“带两位圣人,去看看我大秦的一件宝贝。”

   地火洞天,中央的主铸造坑内,比上次见时,更为完善完整的一尊铜人,沉浮在火浆里。

   此刻,在绞索的拉扯下,铜人缓缓浮出。

   荀子和邹衍跟随赵淮中过来后,站在铸造坑上方:

   “是上次去昆仑山时见过的那种青铜巨人,此为天工造物,其力还在我等圣人之上,能搬山填海。”

   “正是。”

   赵淮中:“此物铸造不易,吾大秦立时数年,仍未见其功。

   两位老圣人既然来了,与我一起为此物祭刻体内阵纹,助其快速成型如何?”

   邹衍恍然自己被薅了羊毛,打趣道:

   “我说秦王盛情邀我二人留在咸阳多住一段时间,原来不是白住。”

   两位老圣人欣然同意,和赵淮中一起,浮空来到火浆之上。

   三人呈三角形,以赵淮中为主,站在铜人的额头处。

   两位老圣人则分列位于铜人左右双脚之上。

   火浆就在三人足下数丈,热浪熊熊中,三人共同发力。

   但见三者同时接引天雷,一道道闪电,在铸造坑上方出现,撕裂虚空。

   霎时,致密的雷光交错,遍布铜人全身,拉伸成网状,构建盘绕,最终生成或粗或细,无数类似人体般的脉络,按锻造铜人的图纸,逐一对应,烙印在铜人身上。

   三人一番忙碌,直到再次天明,才收手,完成初步祭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