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朕又突破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屯田,国事【求订求票】

朕又突破了 老告 2138 2024-05-28 21:28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黎明前,夜色依旧浓重。

   但咸阳殿的书房里,灯火如昼。

   深夜来访的,是阎罗麾下部众,上次曾经来咸阳觐见过的陆焕之。

   两方最近走动颇为频繁,陆焕之被引入书房,见礼后道:“我家阎罗大王获知, 三界之地,有蟠桃仙根成熟,乃人皇之物,故而遣小的前来问问,想要求取两颗。”

   原来是闻着仙桃味道来的……消息倒是灵通。

   陆焕之又道:“阎罗大王令吾带来诸多奇珍,以换取仙桃。”

   赵淮中说:“朕打算借你家大王麾下阴兵做些事情, 你回去告诉阎罗, 借阴兵若可行, 朕便许他求取仙桃。”

   “不知大王想借阴兵多少?”

   陆焕之有些惊讶赵淮中会提出借阴兵的请求。

   据他所知, 人皇麾下,强军百万,掌管神州浩土中央,势力强盛,为什么要借阴兵?

   “一颗仙桃借取五万阴兵,你回去问阎罗能借多少。”

   陆焕之有些紧张的问:“小臣斗胆,请问人皇借取阴兵,耗损多少,用完……可会尽数归还?”

   “耗损多少还不确定,但至多不会超过半数,用完自当归还。”赵淮中坦然道。

   于是陆焕之颠颠地离开咸阳,驾驭阴司车马,倏忽千里,回到阴间,找阎罗汇报此事。

   借阴兵, 是赵淮中准备用来以阴兵入驻兵俑。。

   这种组合若可行,赵淮中便会推动兵俑去攻击妖族, 过程中肯定会有折损。

   因为带有试验性质, 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赵淮中不舍得用自己的兵,所以拿阎罗麾下的阴兵来试验。

   后续还准备把兵俑放出去和妖族对垒,看看效果。

   陆焕之走后,赵淮中去上早朝。

   群臣开始汇报下辖诸事。

   秦境今年的第二次播种,正在展开。

   秦境眼下外有妖患,但内部诸事向好。

   此外,秦刚完成统一六国后的第二次国境面积丈量和人口普查。

   此次国境丈量,由这个年代的首席术数大家张苍,参与测算主持。

   历史上秦一统六国后,土地面积接近四百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后世华夏国土的五分之二。

   但此次测算,秦的实际国土面积,明显比历史同期要大上不少。

   多出来的部分,便是近年来地极解封,地脉喷薄增长带来的变化。

   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快。

   华夏历朝历代,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是元朝,当时把能打下来的地方都打了,甚至击溃罗马帝国联军,整个欧洲为之震动,基|督世界一片恐慌。

   元在西亚还击败过十字军。

   要不是有天堑阻路,西南向的印当时也得跪。

   其国土直属面积是后世的两三倍之多,当之无愧的古代最大的国境。

   此时,提及国境面积,赵淮中亦是心绪激荡,感觉手里的地盘太小,在纵深上有些不利于施展。

   此外,这一时期赵淮中开始在秦推行屯田制。

   屯田本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而由政府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屯田制的好处是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大,应用先进耕作方法,劳动生产率较高,财政收入率也较高,可以进一步富国强军。

   后世的伟人亦曾说过,一支部队要当两套班底来用,既能打仗,也能种田从事生产。

   这就是后来生产部对诞生的原因。

   推动屯田制可以减轻这个年代的农民养军,和军队本身的双重负担。

   上次老子他们入世,看见赵淮中在亲自下地,就是他在推动屯田制的落实。

   这个年代,部队的作用就是打仗,根本没有务农一说。

   从将领到士兵,对下地种田开荒,缺乏重视和认知,甚至有些抵触情绪。

   赵淮中是凭借自身在秦军中的强大威望,来起到带头作用,减弱秦军的抵触,进而带动屯田制的落实。

   击退妖族后,他还准备将秦之国境北扩,把后世内蒙部分区域纳入国境,增设马场以及进一步推动屯田制。

   朝会上,群臣和赵淮中齐议各类国事。

   “遵陛下所命,各地在百官殿外,增设至圣殿共十二座,预计引入先贤大圣,诸子百家位列其中。”吕不韦上奏说道。

   这是老子他们上次入世,希望能推行之事。

   这么做是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一个发扬和推广,是将华夏思想源头最辉煌纷呈,百家齐放的一个时期的精华,通过念力阵列,让民众有更广泛和开放的认知和选择。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再扼杀百家,形成某一层面的思维固化甚至倒退。

   当然,这只是一种期许。

   具体落实下来,阻力很大,弊端也不少。

   包括韩非,李斯等法家群臣都站出来反对,认为这么做不利于安定和统治。

   现阶段,更适合的是一步步推动,将诸子百家有选择的先请入至圣殿,供人们祈愿,通过念力阵列进行沟通,提升修行上的人口基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