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朕又突破了

第362章 灭齐,历史性的一刻【求订求票】

朕又突破了 老告 2136 2024-05-28 21:28

  齐是华夏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自姜子牙辅周灭商,而后被封国建邦。齐前后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

   齐人的始封君,即为太公姜尚(姜子牙)。

   自太公封国建邦,齐人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十万。

   传至齐桓公时,已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慑服四方。

   齐国被当时的人尊称为海王之国。。

   后来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转而为田齐所取代,但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到齐湣王时期,齐对外扩张,南吞宋国,西却秦人,是齐国疆域最辽阔的时期。

   纵观齐之一国,前后八百余载,国运起落,辉煌过,鼎盛过,也衰落过。

   在此期间,齐人的国都几乎一直都是临淄(今山东ZB),只在齐胡公时曾迁都一次,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但到了田氏代齐后,国都又迁回临淄。

   临淄古城,齐人历数百年辛苦经营,防御力之强, 底蕴之厚, 可想而知。

   然而在秦军三路将其合围后,这座古城还是迎来了末路。

   四月的时节, 空气里仍残留着丝丝寒意,春寒料峭。

   但攻城的秦军热血如沸,战意昂扬。

   攻下大齐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秦将扫六合,完成中原一统!

   意味着秦人东出, 一统中原的夙愿终于达成。

   意味着他们的王, 即将成为天下的王,建立千秋功业!

   意味着秦人成为中原霸主!

   意味着秦王,将成为无可争议的人皇,功追三皇五帝。

   所有秦军, 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 皆念头如一,为他们自己,也为大秦,为大秦之主, 誓要攻破临淄, 立千古不拔之功,实现大一统。

   以完成数代秦人为之努力,东出平天下的宏图壮志!

   此刻,是上午。

   阳光刺眼。

   在赵淮中到来前, 秦军已经在攻城, 数十万将勇舍生忘死,狂攻临淄。

   呼哈!

   锵锵!

   秦军叱咤如雷, 撼动云霄。兵戈作响, 急如密雨。

   每一万名秦军为一个阵列,共组秦军闻名天下的方形阵。

   他们将兵戈前指,盾牌平移, 如山如堵,如墙如壁!

   四十万秦军, 在临淄城外, 共同催发兵家之术, 精气化狼烟,连天上的云朵也被凝如实质的煞气冲散了。

   城头, 齐军仍在积极反抗,抵挡秦军的攻城。

   嗡嗡嗡!

   弓弦震颤, 箭如飞蝗。

   当当当!

   齐人城头, 悬着一口古钟, 另一侧城头,还有一尊三足圆鼎和一只玉琥。

   这几件器物,皆催发力量,散逸出仙器的波动,便是齐人八百年国运,累计所得的底蕴。

   这几件国器同时出现在城头,和秦军的铜人, 和秦军的兵锋对抗,说明齐人已经毫无保留。

   而整个数十万人交锋的战场, 出奇的并无太激烈的喊杀声。

   所有秦军仿佛都在憋着一股劲,等待破城的那一刻到来。

   只有低沉的战鼓,从开战起就未停止过。

   后阵, 不败秦将王翦,亲自擂动夔牛鼓,为三军助威。

   值得一提的是, 这面夔牛鼓被姒樱剥离出一缕夔牛之魂后,威力并未减弱,甚至还有所提升。

   原因是姒樱的那只夔牛,力量增长以后,又回过头来对夔牛鼓进行了反哺。

   那只到现在仍闭着眼睛的夔牛,用其血脉,精魄之力,对夔牛鼓进行了二次祭炼。

   当鼓声响起,半空便出现一只独脚夔牛的虚影。

   它比以往任何一刻都更清晰,气息桀骜,随着鼓声起落蹦跳。

   鼓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

   夔牛每一次跳下来,涟漪就会携带着鼓声,往四面八方传开,覆盖战场!

   咚~咚咚!

   鼓声低沉无比。

   所有秦军闻鼓声,仿佛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变得极为专注。

   他们忘记了包括生死在内的恐惧,只有眼前的临淄,攻下临淄,成为所有秦军唯一的念头。

   临淄城外,攻城器械震颤,投石起落的声音,箭矢离弦撕裂空气的锐响,兵器碰撞的震鸣,刺鼻的血腥味,还有残肢断臂和尸骸,城墙上下厮杀的两军将士,共同勾勒出整个战场的一幕幕变化。

   高空,玄鸟和麒麟轮替吐火,联手狂虐一只通体火焰,有凰鸟血脉的红色大鸟。

   这只火鸟是地极封印解开后,从海外飞入大齐的异兽,被齐人奉为护国神鸟。

   地面,两尊铜人,一人合抱一根攻城铜柱,在撞击着临淄城门,同时与城头悬空的仙器对抗。

   就在这种情况下,赵淮中从天而降!

   秦军的战斗力瞬间飙升,达到了顶点。

   不论将领还是士兵,包括三军统帅的尉缭,大将王翦,老将廉颇,入秦不久的李牧,同声呼喊秦王之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