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军师威武

第266章 楚白覆灭

军师威武 华任仇 2147 2024-05-28 21:31

  楚白将所有心思花在城防上面,对此格外安心。

   在他看来,宁泽即便强攻城池,也很难打进来。

   加上严寒之冬,天寒地冻,宁泽军晚上也不过是敲锣打鼓骚扰一番,其实都躲在冰屋之中不愿出来。这种极端天气下,对方怎么可能冒着士兵被冻死的危险,不顾一切地夜袭夺城?

   有杜威、丁牧、鬼面将军三路兵马赶在增援路上,对方也不必冒险。

   所以丝毫不觉得宁泽军会打过来。

   就算真的夜间偷袭,城内守军也能最快速度赶过去防守,将对方打退。

   只是他忽略一件事情,城内守军也跟自己一样想法,在宁泽军数天骚扰下,都觉得这是对方疲兵之策,为的就是让己方兵将睡不好觉,没有精神作战。既然如此,就不能让对方如愿。反正对方就是在营内敲敲打打,并不出兵。

   就是这样的心思,使得守军松懈,反应速度也跟不上。

   光凭值守城墙的少数巡逻兵,怎么可能挡住宁泽大军强攻?

   等守军发现不对,已经来不及了!

   虚虚实实间,惯性思维令人吃到大亏。

   楚白睡得正熟,忽然有人慌慌张张进来报告:“使君,大事不妙!”

   睡梦之中被吵醒,楚白心情不好,坐起身不悦问道:“何事慌张?”

   “禀告使君!宁泽军夜袭,强攻城门!”

   “怎么可能?”楚白说道,“必是宁泽袭扰之计。”

   “宁泽兵临城下,正与我军交战!”

   “什么?!”楚白听到这话一下子清醒过来,“城内守军可以抵挡,莫要惊慌!”

   “各处守军皆以为宁泽骚扰之计,失了先机。如今已有敌军攻入城内!”

   楚白脸色剧变:“快!快给本官披上盔甲,召唤众将前去守城!”

   毕竟退无可退,绝不能让宁泽攻入城池。

   慌慌张张穿戴完毕,召集众将前去驰援。

   赶过去时,便见外城失守,宁泽大军已经攻入,正在强冲内城门。

   己方军队坚守内城,与对方拼死战斗。

   情况极为不妙,楚白率军增援,亲自上阵。

   城内战火连天,到处厮杀。

   战斗持续一整夜,甚至杀到第二日正午时分。

   终于,内城被攻破,宁泽军从四面八方涌入,楚白带领士兵退到太守府,激烈抵抗后被团团包围。

   宁泽军迅速控制城池,消灭各处抵抗武装。

   太守府内,楚白颇为懊悔。

   一时疏忽,竟然酿成大错。

   本应重视,不容失误,却没想到对方骚扰战术麻痹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但凡重视一些,不被对方迷惑,不至如此!只要守军即使防卫,也能挡住宁泽,使其不能顺利攻入城池。

   城防建设已经趋于完美,谁会料到今日之败?

   若是没有这场失误,宁泽军即便强攻,也休想突破城门!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若能重视,及时调动守军,宁泽军根本不能趁虚而入。

   这让楚白有些后悔,为何没有提前在龙首郡挖掘密道。

   身边文武官员包围,所有人都是慌张表情,不知所措。

   宁泽军就在府外,前后左右围得水泄不通,苍蝇都飞不出去。

   就凭府内仅存兵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楚白与手下官员被困此处,宁泽来到院外,喊话劝降:“楚使君,大局已定!不如放下兵器出来投降。”

   听到宁泽的声音,楚白脸色更加难看。

   他实在难以接受,本以为凭借城墙可以固守,拖延过去。事实上不犯错误,确实有希望,谁能想到对方使用骚扰战术,虚虚实实搅乱判断,导致城池失守。

   他的自尊心不容许向宁泽投降,毕竟向其投降等用于对沅熙公主俯首臣称。

   对一个女人俯首称曾,楚白做不到。

   身边文武官员见大势已去,倒是失去抵抗的意志。

   有几个转过来劝说楚白,如今别无选择,干脆投降还能保住性命。

   楚白叹息一声,对众人说道:“本官想要安静思考,诸位稍作等候!”

   说完,独自一人进入太守府内院,遣退下人,单独留在房中。

   楚白进去好一阵子没有的动静,外面宁泽就要带兵攻入,文武官员立刻进到里面,想要当面请示。

   结果发现楚白在屋内悬梁自尽,已经没了气息。

   他不愿投降宁泽,更不想被俘。

   发现楚白自尽身亡,手下痛哭不已,于是抬着他的尸体出来。

   宁泽军破门而入,正好看到这一幕。

   楚白的手下放弃抵抗,愿意投降,前提是宁泽必须将他厚葬。

   对于楚白悬梁自尽,宁泽越很惊讶,同时倍感无奈。

   说到底,还是刘元香身为女子的悲哀,若她是位皇子,恐怕楚白不会选择自尽,而是果断投降。

   这个时代很多文人或者将领没办法接受女子为尊,更加不能接受臣服于女子。

   人死为大,宁泽下令厚葬楚白。

   于是楚白部下尽数投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