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我以妖格担保

第864章 光明与黑暗融为一体

我以妖格担保 公天下 2135 2024-05-28 21:32

  混沌海,上苍疆域,鸿蒙空间

   在鸿蒙空间这一方巨大的疆域外,横沉着一驾驾天舟。

   这些天舟形态不一,宛如一艘艘巨轮压在混沌虚空之上,镇压了无尽的混沌物质和混沌能量。

   天舟的数量极多,足足有十万八千亿之数。

   联盟的大罗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铸就出了这些天舟。

   此时,上苍疆域内的诸天万界,已经全部被掏空了。

   所有多元宇宙内的世界和宇宙都被搬进天舟洞府界之中。

   光是铸就十万八千亿天舟,就耗费了数个纪元的时间,同时也消耗了海量的宇宙材料和世界界壁,以及混沌物质和大罗物质。

   所以,每一艘天舟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是不同世界、种族,甚至是文明的结晶。

   大罗们出手铸就天舟,数万亿多元宇宙也要出手相助。

   他们在天舟上投注了大量的心血,以及铭刻了他们独特的文明符号,将一艘艘天舟改造,同时也将天舟洞府界内的修行环境改造。

   有的天舟如同木船一般,有的宛如钢铁巨轮,有的好似石舟。

   天舟的材质不一,但本质都是大罗的层次。

   只见,无穷尽的能量在一艘艘天舟之间涌动着。

   铭刻在天舟内外的符文和符号时时刻刻都在运转着伟力,将混沌物质和混沌能量汲取、炼化,用来维持天舟的运转和洞府界的维生。

   这种手段只有大罗才能够赋予,每一艘天舟都是一个多元宇宙和至少三位大罗的呕心沥血之作。

   混沌物质和混沌能量是最高级的物质、能量,远远超越了宇宙内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即便是恒星、黑洞、宇宙射线、粒子幽能、暗物质和反物质等等远远不及混沌物质和能量。

   而在大罗这个高度的眼中,物质和能量的界限已经没有太远。

   甚至,在他们的手段下,可以实现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的转变,以此来塑造无尽的‘能’。

   这种‘能’非常的特殊,可以缔造一切,如同世界的本源。

   小到天体,大到宇宙,都依靠能的推动而发生运转。

   磁场、力场、引力、重力、动力等等动能场域,也都源自于能。

   然后,随着能的推动,世界开始运转,产生物质和能量,再进化出血肉体的生命和灵魂体的花火。

   嗡!嗡!嗡……

   天舟外,一方方大罗法阵环绕,宛如一重重星环缠绕着天舟。

   每一方大罗法阵都具备着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攻击、防御只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功能。

   更多的大罗法阵赋予了天舟其他的各种功能和动能。

   例如:

   横渡混沌的推动力。

   抗击混沌虚空的压力。

   开辟真空路径的能力。

   混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汲取、过渡和运转。

   嫁接其他天舟法阵的切入口。

   维持天舟内部洞府界的稳定和生态环境,分割打击动能的传递等等……

   一重重大罗法眼环扣下来,对每一艘天舟都进行全方面的加持。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艘天舟那么简单,其内部环境已经被改造,使得那些转移进入的世界和宇宙得以维生和运转,保持住了现有环境。

   至少,苍生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保障。

   所有进入天舟洞府界的文明都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而修行环境则大幅度暴跌,因为转移世界和宇宙到底是种硬伤。

   就算是李天帝故土的两大终极彼岸之地都没有逃脱损伤,那两大终极彼岸地的修行环境一降再降,差一点就跌落了终极之地的序列。

   而其他的天舟洞府界内,修行环境则更是差了好多个层次。

   幸好,联盟大罗早已经下了决定,仿照鸿蒙空间主宇宙的格局,对每一艘天舟洞府界进行了改革。

   一重重宇宙和大界被改造,以阶梯的形式存在。

   在这样的洞府界内,修行环境是越往上环境越好。

   最下层的宇宙和大界直接将精华提供给上层的次元,然后上层次元再提供给更上层的次元。

   层层递进之下,仿照鸿蒙空间主宇宙的格局就塑造完成。

   这样一来,每一艘天舟洞府界内最上层的次元世界都是依托着亿万万宇宙和大界,汲取了诸天万界的精华来成就自身,达到了最高。

   也正因为如此,李天帝故土的大阳间和大阴间才没有跌落位格。

   同样,在联盟大罗们的推算下,长此以往的下去,每一艘天舟洞府界的最上层次元世界都会在潜移默化间发生巨大的蜕变和升华。

   在极其久远的时间推动下,可能会塑造出无数个终极之地。

   而这样的终极之地,可以养出准仙帝那个层次的强者。

   甚至,若是在竞争中培养的好,诞生大罗也有很大的可能。

   诸多大罗已经开始做出了试验,意图复制一些传奇人物的经历,以此来缔造出全新的传奇。

   他们这些大罗都是最好的例子,只不过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