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曹魏臣子

第四七零章 为尔等备下棺木

曹魏臣子 光阴默 2123 2024-05-28 21:35

  秋八月,上旬,洛阳。htts:

   今日的朝议,君臣一片兴高采烈。

   他们的开心,是督战在扬州的曹休,让人传来捷报了。

   去年的二征江东之战,东线曹军大败,也被江东趁势占据了皖城。而如今,狡狐陈恒大举进攻交州与荆南,将南线的兵力也吸引走了不少。

   是故,曹休便调动扬州、徐州的兵马,攻破了皖城。不仅斩杀守将审德,还将前来支援的吴将韩综、翟丹击溃,等于将长江北岸的扬州疆域彻底收复。

   得到消息的天子曹丕,大喜过望,将战报传阅朝中百官,还让他们商议着该如何封赏曹休的战功。

   其实呢,这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因为百官们都知道,应该建议给曹休升迁什么官职。

   或者说,天子曹丕想给曹休升迁什么官职。

   自从曹仁病故后,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司马,就一直空缺着这个官职,是不可能给外姓将领的。而刚好,曹魏宗室大将,资历最深、年龄最大的就是曹休了。

   轮也轮到了也不是

   所以呢,在朝议之上,曹休升迁为大司马的事情,顺利得一塌糊涂。上演一幕,君臣其乐融融的场景。

   但是呢,乐极生悲这种词语,就是在这种时候用上的。

   荆州的军报,终于来到了。

   夏侯儒全军覆没、江陵城失陷、夏侯尚病危、荆北黔首百姓弃曹魏而奔往孙吴治下

   这些事情,任何一样,都能大魏朝的君臣们震惊不已。更别说是,事情全都挤在一起到来。可怜的天子曹丕,直接复发了惊悸之症。

   还是特别严重的那种,陷入了面如金纸的半昏厥状态。太医令几乎用尽了办法,才在半个时辰后,让他舒缓痛楚了。

   也让他陷入了国事的忧愁,“诸卿,为今之计,当如何是好”

   不过呢,朝中百官对于他问计,人人面面相窥,相顾无语。

   事情在发生之前,就有无数人谏言过,当日汝个天子一意孤行,谁都劝不听。现在闹出事情了,才来问怎么办,是不是太晚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这片沉默,良久后,最终还是被钟繇的一声咳嗽打断了。

   他是三公之一,又是掌管军事的太尉,这种时候不站出来,也没人能站出来了。

   “陛下,老臣以为,当立即发兵驰援荆州,先稳住军心,然后再打算其他。”

   好嘛,他也没有办法,只是建议了当务之急。

   不过也是老成谋国之道,天子曹丕当即就准了。不但立刻传召让豫州刺史,领郡兵先行进入荆州驻守;还让洛阳禁军和虎豹骑即刻整队,明日一早他要亲自率领去荆州防御江东继续攻击。

   虽然百官们都谏言,说天子当为国保重万金之躯。如今不适,就先留在洛阳养身体,让其他将领率兵去就好了。

   但是曹丕拒绝了。

   他知道,如今的荆州局势,他这个天子不『露』个脸,让人心安定,也许就要上演举郡县降了江东的事情。

   但是呢,当他一路不顾身体不适,紧赶慢赶的到了荆州襄阳,却发现江东只留了万余人守戎江陵城,其他的将士都回去了荆南。

   对此,他有些不解。

   随军的蒋济、刘晔等人,也有些不解。

   按道理来说,江东在荆州人心惶惶之下,不是应该大举进攻荆北其他郡县,将疆土都纳入囊中吗

   再怎么不济,也应该将黔首百姓,和曹军囤积的粮秣与军械都劫掠走不是

   “莫非,陆伯言回军荆南,是为了围困征南大将军”

   蒋济,在捏了一会儿胡须后便出声言道。

   这个猜测,让天子曹丕默然。

   他终于想起来了,攻入荆南的狡狐陈恒,在夏侯儒的大败后,等于被断了后路,变成了江东军的瓮中之鳖。

   试想下,若是陆逊转道去进攻西陵城和武陵郡的辰阳城,狡狐陈恒还能往哪里退兵呢

   唉

   良久,天子曹丕一声深深的叹息,转身离开了议事的厅堂。

   他仓促带来的军队,只有万余人,根本无法对有同样兵力的江陵城,形成威胁。更别说是想攻破城池,为狡狐陈恒将江东的兵力吸引在这里了。

   他也只能黯然离席,让所有人心中都有了答案征南大将军陈恒,就自求多福吧

   而且,天子曹丕本来也没打算,要议事多久。

   吐了好几次血的夏侯尚,病危了。太医令已经隐晦的说出了,让天子曹丕节哀,准备后事的言语。

   作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曹丕对夏侯尚此次战绩大为恼火,也对他即将离世悲伤不已。

   唉,人死为大,就不追究了。

   就算想追究,也不知道能追究什么了。

   曹丕带着惆怅,来到夏侯尚的病榻前,执着这位幼年玩伴的手,涕泪不已。然后,在夏侯尚断断续续的请罪和愧疚中,说了好多安慰的话,许下必然善待子女的承诺,让对方终于找到点心安,闭目离世。

   第二代曹魏宗室大将,由夏侯尚开始,奏响了凋零的钟声。比原先的历史轨迹,早了两年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