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我有一个全时空英灵系统

第389章 这个宇宙并不存在以太

  对于考古,这个世界的人们并不陌生。

   前往未知的旧大陆,遍地危险,到处都是寄居兽。

   开拓精神加上冒险主义,带着英雄色彩的故事,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最喜欢追逐的梦想。

   元霄一提到考古,大家的精神都来了。

   不负众望,元霄开始讲考古的事情。

   严格说起来,真正的考古,远比电视电影中演的更加残酷。

   那真的是拿命去换技术。

   就算是四大国,派出去的考古队,也不敢说绝对安全。

   整支考古队全军覆没也是常事。

   当然了,作为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正能量的宣传还是首要的。

   元霄并没有提到阴暗和残酷。

   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

   未来的真实,要让他们自己选择后,才能更加清晰。

   “旧大陆的情况,可以说比想象得更为严峻,”元霄介绍着,“特殊的城市地带,往往有特殊的气候。

   造成如此的原因,我们并不太清楚。

   这也是国家创办教育的缘故,希望在座的诸位,将来掌握更高的科技技术,从而解开更多的谜题。”

   大家鼓掌。

   侯嘉锡也是点头,元霄总是能把话题往教育上引。

   这样类似聊天型的讲课,也算别具风格。

   大学的课程,授课形式其实鼓励的是多样化。

   这一点和高中天差地别。

   “那么这里我想大家都会留意到一个问题,”元霄开始提问,“对于世界的科技树而言,考古重要,还是自发的研究重要。

   其实答案不难,很多人可能会说,都重要。

   但是,大家是否真正想过,我们睁开眼睛的世界,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们陷入思考。

   世界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定的应用科技文明基础。

   就好比你不需要懂原理,照样可以使用电脑操作。

   不懂汽车的构造,不影响你开车。

   “所以我们看待本质性的问题,就需要本质性的思考,”元霄循循善诱,“如果说考古是鸡,自发研究是蛋,那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到底世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究竟是考古衍生出自发研究,还是自发研究的需要刺激了考古。

   “这个问题我留给大家,回去好好思考,”元霄竖起食指,“之所以抛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将来如果还有机会给大家讲课。

   那么我的这个问题,始终贯穿着我的整个课程理念。

   也希望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未来走上哪一条的路,会有更清晰的目的。”

   学生们再次鼓掌。

   迈克尔逊也是赞同:“有点意思,用通俗的比喻,将这个世界文明科技的两条路,说得是明明白白。

   看来元老师能够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不是偶然的。”

   “因此有的人说,考古是一切科技的源头,自发研究则是进一步的拓展,这也是正确的,”元霄微笑,“在科技的领域,谁都离不开谁。”

   这可是大胆的言论了。

   这个世界,整体依存的是考古,也就是说,考古界凌驾在科技界之上。

   虽然也有不少从事科技自发研究的人,但和考古界比起来,地位还是差了不少。

   尴尬的是,能够进行考古并发现成果的,往往不是搞科技研究的。

   比如元霄的两个重大发现,他并不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两个学界内不承认他的地位。

   但是,两个学界却不能一脚把他踢开,反而要摆在重要的地方。

   这就是考古历来的优势。

   现在元霄说什么,说考古也离不开自发研究。

   这等于抬高了研究者的地位。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元霄解释,“其实道理很简单。

   我们考古者可以发现理论,发现科技。

   但是这些技术的深度解读,离不开各行业的研究者。

   只有技术理论被研究透了,我们才能说,掌握了这一项的科技技术。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大家可以接纳我的观点,那么未来转身投入科技研究的行列,坐在实验室或者书桌前,解密考古发现的各种理论,是否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也是伟大的贡献。

   哪怕最终的结果,付诸流水,然而曾经的努力,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全场掌声雷动。

   尤其是侯嘉锡迈克尔逊这样的,他们就是元霄口中的“研究者”。

   元霄并没有贬低研究者的地位,反而认为,科技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

   对于考古界而言,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发言。

   关键是元霄其实算是考古界的人士。

   有同学就举手了:“元老师的话,很有道理。

   那么我想问一下,作为考古界的一员,元老师为什么会有刚刚的想法呢。”

   说的很好,元霄在讲台上鼓掌。

   “正因为我是考古界的一员,对于研究者才更加推崇,”元霄谦虚,“我的元素周期表,没有比如侯院长带领团队的验证,很多新元素的发现,是无法证明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