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第448章 京城教育部的硬核发言

  沈主任看完后,目视着吴庸的眼神,充满复杂,久久不能回神。

   教育部其他人。

   其中有个妇女眼眶含泪,她不知道一个9岁便没了全部至亲的人……

   是怎样度过那个童年!

   是怎么样走到了今天!

   沈主任说:“本来按照规矩,是需要公布,但这次,可以破个例。”

   吴庸说:“谢了。”

   沈主任重重拍拍吴庸肩膀,眼神柔和,“你,很了不起。”

   为什么选择公布。

   沈主任作为教育部的主任,见过太多童年不幸,生活拮据,贫困潦倒的人了。

   更有些家庭也极为悲惨。

   长大后。

   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愿意提及过往。

   因为那是记忆深处。

   最痛的记忆。

   ……

   这天晚上。

   网络中许多观众都在惋惜吴庸的诗词或许不能被纳入教材这件事。

   教育部官博公布了最新的结果。

   当所有人看着教育部确定吴庸的诗词,纳入初高中语文教材这个消息后。

   全网沸腾。

   “我看到了什么?”

   “我去,你大爷的,我看到了什么!”

   “哈哈哈,那些说吴老师诗词不能纳入教材的人,给老子站出来!看看,这是什么!”

   “确定了!”

   “我的天,居然真的确定了!”

   “《上李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进酒,杯莫停》……三首,足足有三首啊!”

   圈内。

   许多明星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也是不相信。

   根本不敢相信。

   一个公众人物的作品,被华国教育部收录了。

   这是个怎样的荣誉啊。

   许多人眼红了。

   就在这时。

   娜英工作室跳了出来,“根据华国教育部的收录作品作为教材的规则。”

   “我有几个疑问,想请问教育部。”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艺人,必须要身家清白。在这上面,并没有公布关于吴庸家庭问题,这严重不符合规矩。”

   “其二,艺人不允许有污点,而吴庸从出道至今,打架,骂人,被拘留等等!”

   有文学界的人跳了出来。

   直接炮轰教育部。

   “一个满身污点的艺人诗词被录入了教材,我们这些兢兢业业在文学界深耕多年清清白白的人,却是次次失之交臂!”

   “请问还有天理吗?”

   “请问教育部还有规矩?”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气和流量?”

   “真是讽刺啊。”

   “当作品跟所谓的流量和人气挂钩,从而打破了所有规矩,教育还有救吗?”

   他叫罗建兴。

   在文学界非常有代表性的新一代文学领袖,曾出过《城南往事》,《就现在》等几部非常有代表性的的文学作品。

   其中《城南往事》有好几次都入选了最佳作品奖项。

   但始终差了一线。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首现代诗歌,如代表作《一切》,《未来已来》等等。

   去年就流传出,《一切》这首诗歌,或许被收录入教材。

   但后来不知怎么的不了了之。

   罗建兴这次的发言非常愤慨。

   作为目前文学界的领袖人物,许多文学界的人也跳出来帮忙说话。

   “老罗说的不错。明星,就好好当你的明星,当你的戏子,倘若某天因为人气和流量,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成了教材,太可悲了。”

   “华国从来不缺戏子,更不缺所谓的歌手。缺的是,真正品德兼备的教育家。只有品德好的人,才能教育出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来。”

   “呵呵,以前我不太喜欢所谓的明星,但今天,我很赞成这位娜英老师说的话,规则呢?”

   “不清不白,符合规矩?”

   “这件事,我反对!”

   “且不论这吴庸的作品如何,单论人品和污点,就不配!”

   “是的!试问某天自己的孩子进入了初高中,在语文课本中看到这几首诗……而写出来这几首诗的人,竟然是一个劈腿,家暴,酗酒,有暴力倾向等诸多污点的人,多么讽刺啊。”

   “作品好,但品德同样要好,两者不可缺一。”

   许多文学家一一跳了出来。

   极力反对这件事情!

   其中不缺乏那些作品非常硬,获得许多奖项的大文学家。

   粉底量也非常庞大。

   “虽然吴老师的作品很不错,但讲道理,我觉得这些文学家们,也说的很对。”

   “是的。教书育人。首先是品德好,才有资格进入这个殿堂。”

   “我觉得吴庸不配。”

   “可不是,这货人品太差了,我搜了下,离婚,劈腿,家暴……我真不敢让我的孩子读这种人的作品。”

   “有辱斯文。”

   ……

   另一边。

   在娜英的带领下,许多明星也再一次跳了出来,质疑这件事情。

   合适吗?

   一个满是污点的明星作品被录入了教材,合适吗?

   舆论非常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