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30章 激战,陈丛斗吕布

  动如雷,疾如风。

   赤兔奋蹄急奔,瞬息便至陈丛身前。

   吕布左手拿住缰绳轻轻一拽,赤兔顺势高高扬起前蹄。

   魁梧的身躯在神驹的加持下高高竖起,一时间竟遮住了天上月。

   随之而来的便是快过闪电的一戟。

   陈丛毫不犹豫挥刀便砍。

   一击,二马错身。

   赤兔飞蹿出一大截吕布才拽住缰绳勒停了战马。

   甩甩发麻的手掌,吕布诧异地看向方天戟小支上人为斩去的豁口。

   方天画戟,由天外陨铁锻制,其坚远胜精铁数十倍。

   吕布征战十数载,以其斩杀的胡虏、乱军不知凡几,从来只有他持重戟断他人兵刃的份,敌人何曾在方天戟上留下过一道白痕?

   那陈丛力盖当世也就罢了,手中长刀竟也如此锋利?

   吕布不信邪,拨转马头再与陈丛杀至一处,长戟跳动间多以戟身硬碰卧虎刃口。

   这一招果真奏效。

   刀戟交错火花乱溅,剧烈碰撞下卧虎长刀的刀刃上亦崩出几处豁口。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刃薄而利,想要杀人快刀,最锋利的刀刃同样是最薄弱的破绽。

   陈丛越打越是心惊。

   失算了!

   他完全错估了吕布的武力值。

   小日子的破游戏害死人,影视剧改编害死人,凭空瞎猜害死人!

   在陈丛的固有认知中,吕布的面板武力值就是100,比张飞高两点,比关羽高三点,约等于壮年黄忠。

   陈丛学习发力技巧后,黄忠能带给他的压迫力相当有限,全力击之也就是六七十合的事。

   他以为击败吕布就是费点劲的工夫。

   如今再看才知道错得有多离谱。

   陈丛忘记了。

   关羽战长沙时也四十七了,并不在巅峰期。

   年近花甲的黄忠能跟关羽打得有来有回,并不意味着壮年时期的黄忠就能打败关羽加张飞。

   而影视剧中关羽张飞合力之下完全可以吊打吕布,是刘备故意跑去卖破绽才放走了吕布。

   仔细回忆一下。

   演义中的描述分明是,张飞关羽二人联手,三十合没斗倒吕布,刘备擎双股剑加入的战局。

   就这,三兄弟还是合力厮杀一阵才打退了吕布。

   想想也是。

   战场厮杀何等凶险,刘备故意跑去卖破绽跟找死有什么两样?

   刘备本就是军中宿将,剑法高超,早年纵马厮杀不在少数,怎么可能犯那种低级错误。

   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要命。

   况且。

   黄忠也没教过他,遇到力量稍逊自己的,没办法以矫化巧时该怎么强击于未转时。

   吕布手中方天画戟节奏转换太快。

   时而重若斧劈,时而轻如蝉翼,尖、刃、小支皆可伤人。

   进退得度,攻防转换浑然天成。本就力大,武艺更胜蛮力三分。

   此时。

   陈丛大刀抡得直冒火星子,最多敢称一声不败,想一时半会拿下吕布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等吕布力怠时,未必没有转机!’

   陈丛刀法趋于成熟,单论勇武未必不及吕布,输在经验不足。

   他漏算了很致命的一点——马。

   赤兔神骏非常,而他胯下战马虽然也是史阿重金所求,但显然不是什么足以载入史册的明马,两者之间不是差了一星半点。

   更何况陈丛出行虽不负甲,却背整整三柄百十来斤的神兵。

   长途跋涉下战马本就难支,再加上超高强度的斗将几乎就要油尽灯枯,全凭一口气吊着,随时都有翻覆的可能。

   吕布显然察觉到了这一点,再度错马时猛地拨转马头。

   赤兔长啸一声全力蹦跑起来径直追上陈丛,高高跃起竟有丈高。

   吕布撒开缰绳双手握实方天戟,自上而下重重劈在了卧虎长刀的刀杆上。

   铛!!~~

   剧烈的撞击后,吕布勒停赤兔,重重呼出一口浊气,无甚在意崩裂的虎口。

   “还真是个难缠的家伙。”

   不过....

   总归是赢了!

   果然。

   陈丛胯下黑马再飞奔一段,前蹄一软翻倒在地。

   马背上的陈丛也成了滚地葫芦,被巨大惯性甩出七八丈远。

   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吕布没拿下,却被赶来的狼骑围了一圈。

   陈丛顾不上头晕目眩,翻滚起身瞬间横刀挡住头腹。

   瞳孔慢慢聚焦后才发现吕布根本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坐在马上远远地望着他。

   “陈子宁,本将军惜才,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降,或者死!”

   “降!”

   “降!”

   “降!”

   三百狼骑合力呼喝,声震九霄。

   陈丛默然。

   人们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在此之前陈丛已经为吕布贴上了太多刻板标签。

   不忠不孝,先后捅死两任义父。王允许他高位嫁他貂蝉,他抛弃王允的时候头都不带回的。刘备借他小沛容身,他背刺刘备时眼皮都没眨一下。

   有勇无谋,空余一身武力,明明居温侯高位,混得还不如普通丧家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