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3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No,No,No。

  【被人推着上位,自然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刘彻即位初年,太皇太后窦猗房、皇太后王娡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力,刘彻也必须“奏事东宫”,也就是将国家政务向太后汇报。】

   【而汉朝已经用黄老之术治国太久了,并不是说黄老之术不好,它挺适合刚刚经历战乱急需恢复民生的汉朝初年的。】

   【但人在一种环境下待的太久、太安逸了,并且没有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候,人是不愿意去变动某些制度的。】

   【大汉用黄老之术平安度过六十余年,刘彻刚一上位就要改?

   谁知道你是把大汉带到更好还是更坏?】

   【无奈之下刘彻只得韬光养晦,沉湎于微行和狩猎。】

   【刘彻与她们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年轻。】

   【人总会死的,太皇太后会死,太后也会死,只要等她们死了,大权就会回到自己手中。】

   【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去世,刘彻借口许昌、庄青翟办理丧事不力,将二人罢免,起用舅舅田蚡为丞相,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元光四年又借灌夫骂座之事而处死了窦婴,不久田蚡亦死。】

   【随即启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贱之人,如主父偃、公孙弘、张汤等。

   并拜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打破了非列侯不得为丞相的惯例,开启了先拜相再封侯的先河 ;

   又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让御史大夫张汤取代丞相的作用,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作用也大为缩小。】

   【大权独揽的刘彻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伐匈奴。】

   【大汉的公主是没有资格奢谈爱情的,可能上午还在宫内玩耍,下午就要被送去匈奴和亲。】

   【这一条实用但是很屈辱的和亲之路,大汉王朝已经走了六十年。】

   【也许刘彻天生放荡不羁,也许是年少时候见过了太多姊妹哭着远嫁匈奴,他对匈奴只有一个字:干。】

   【但干匈奴的时候稍后再说,先说一下刘彻的另一大功劳。】

   【思想上的大一统。】

   【如果把华夏文明比做一个巨人,开始是始皇给了这个巨人一副巨大的身躯跟初始的思想。

   然后高祖刘邦接力让这个巨人的灵魂跟思想完善,华夏血脉开始传承。

   最后是武帝让这个巨人拥有了脊梁跟血肉,自此高傲的华夏之魂开始燃烧,这个巨人才真正屹立在这片广阔的东方大地,千年万年不倒!】

   ————

   大秦,咸阳。

   “刘季,又有何感想?”始皇看二人嘀嘀咕咕,一脸淫荡笑容,打断问道。

   “义父,没啥感想啊,您和皇兄要是不介意,我当秦二世也不是不行。”

   “父皇,我觉得师傅他可能真的行。”

   嬴政彻底的无语了……算了,我死的时候还是把刘季一起带走算了,扶苏这破孩子别被他忽悠直接禅让了。

   是啊,思想上的大一统,朕没有完成。

   大一统朕只完成了前半段——地域上的大一统,可在他们心中秦只是秦、楚还是楚,大家从来不是一家人。

   所以朕死后他们立志复的也是自己的小国,便是项羽也只是当了个不伦不类的西楚霸王,这方面刘季对华夏是有功的。

   得,殉葬时候允许他埋的地方离朕近一点。

   雁门郡。

   “呸,我呸。”项羽吐槽起来。“我可以承认嬴政和刘彻的功劳。”

   “但刘季,呸,无耻老儿。”

   “蒙恬,你说我要是立了功不需要赏赐,只想打刘季一顿,嬴政他能答应我吗?”

   蒙恬倒不是不尊敬始皇,也不是故意不去纠正项羽直呼其名的行为,实在是这人就是个混不吝的性子,来的路上便是这样,蒙恬第一次还怒气冲冲的和他理论,谁知道项羽不动武改用脑子了。

   “我当着嬴政的面喊他名字,他都没有动怒,还对我微笑,你什么人物?”

   “嬴政都不生气,轮得到你生气?”

   蒙恬懒得搭理,用着嘲讽的语气说道:“你还先选好奖赏了?”

   “能立到功劳再说吧。”

   “呵,我西楚霸王项羽,天下无敌,你们秦军不也被我打败了吗?”

   “哦?”蒙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阴恻恻的笑容。“是吗?”

   “那被韩信堵在垓下自杀的是谁呢?”

   项羽一拍马匹向前而去,头也不回,蒙恬在身后大笑起来。

   “哈哈,西楚霸王,等下我呀。”

   “说不定下次陪你作战的就不是我,而韩信了。”

   “你下次还要听他指挥呢。”

   ————

   东汉末年。

   曹操拍手叫好,洋洋洒洒写好一份书信差人给刘备快马加鞭送去。

   大概意思:你看你祖宗为了华夏大一统所做的功绩,你作为刘姓子孙居然跑去蜀中割据,你简直不忠不孝。为了华夏大一统的伟业,你投降吧。

   ————

   【董仲舒——天人三策。】

   【必须给大家强调一下——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是后人的总结,汉武帝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实行过罢黜百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