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43章 灵璧之战的三声炮响

  感谢“爱吃番茄的小鱼”“爱吃四川醪糟的慕容弘”“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 ”“至尊元神”“熊山道的冷厉”“银明君”“元始天王”“爱离11 ”“予你同行2015 ”“东北的金大爷 ”“桑呐”“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 ”“(?_?) ⊙ω⊙⊙ω”的打赏。

   祝诸位: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

   PS:并不是不回复大家评论,很多书友的评论回复了很多次,全部被吞了不显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

   【南军虽然率先出发,但仅仅走了十几里地就被燕军追上。】

   【何福发狠了,既然撤退不了那就不撤退了。】

   【全军列阵就地挖掘壕沟,用头盔运土。】

   【挖好壕沟之后火铳兵和射手进入壕沟。壕沟内侧披甲长枪兵列阵。】

   【而壕沟外同样由披甲长枪兵保护,更外侧则是骑兵部队。】

   【而燕军一时间也不敢轻易攻击,但也不撤退,也同样安营扎寨。】

   【双方此时比拼的是两军的意志力。】

   【怎么突然有种陈官庄既视感?】

   ————

   新华夏,原北京德胜门外的一座佛寺,清朝又改为粥厂的一个地方。

   杜光亭吐槽道:“不会说话就别说。”

   “你果然很讨厌。”

   黄悟我也是吐槽道:“是啊,一点不知道为尊者讳。”

   “居然直接称呼校长是光头。”

   杜光亭也是懒得搭理,黄悟我满脑子都是封建时代那套忠君思想,说不通的。

   ————

   【何福大军缓慢往灵璧方向撤退,每行进几十里就要停下来挖掘壕沟,列好阵型,防备燕军骑兵大规模冲击。】

   【此时何福大军是严重缺乏补给的,纯靠意志力在坚持。】

   【燕军相对轻松许多,和南军相比并不缺粮。】

   【朱棣也不要求士兵挖掘壕沟,只是用简单的木质拒马、运粮车等构筑简易的外围防线。】

   【但何福大军也不敢主动攻击朱棣,所以朱棣大军可以充分休息。】

   【并且朱棣每日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好习惯,亲自探查,并且还饶有兴致的顺手打猎,所获猎物都赏赐给将士。】

   【并且明实录还强调朱棣每攻下一座城池、每击破一座堡垒,都会将所获财物全部赐予将士。】

   【在此期间燕军将领曾数次向朱棣进谏:如今正是盛夏,淮土蒸湿,暴雨连连,若是军中发生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不如渡河向东而去,平原之上牛羊众多,粮食也到了快收获的季节。

   渡河而过休整,伺机而动才是万全之策。】

   【朱棣刚开始好好解释:你们这是死读兵书,两军对峙,贵进忌退,如今敌军胆气已失,我逼迫他们向南走去,何福大军多是南地士兵,难道他们不想家吗?

   若是我军能再败其一场,南军士兵四散而逃,皆是归家而去,还有谁能阻挡我们?

   如果按照你们说的渡河而去,我军军心必将懈怠。

   如果南军得到大量补给,我军还如何能与其对峙?

   趁他病,要他命,他们现在粮食不足,截断他们饷道,困住他们才是上上之策。】

   【理论上讲,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多大错误,此时距离燕军控制区域至少几百里,孤军深入敌军腹地。】

   【但我们都知道闪电战注重的就是一个快速突进。】

   【燕军将领只有朱能、郑亨与朱棣想法一样,其余诸将日复一日的劝谏。】

   【成功把朱棣惹毛了,直接说道:想渡河的站左边,不想渡河的站右边。】

   【结果左边全是人,右边只有几个。】

   【还有一位王真站在中间。】

   【毕竟左边太左,右边太右,我就在中间挺好!】

   【朱棣看此情景直接大骂:“想渡河的爱去哪就去哪,有多远滚多远,咱不要你们了。”】

   【诸将泪起:燕王殿下,请您不要抛弃我们啊,人家错了,以后都听你的。】

   【嗯,最后两句是来自拾柒先生的合理翻译!】

   ————

   大明 北京

   正拿着灵位前往太庙的朱高炽浑身打了个冷颤,下定决心今日就在太庙等到天幕结束再回宫内。

   后辈啊后辈,好好的你惹我爹干吗?

   正经翻译不行吗?

   老二,老三,儿子,委屈你们了,我就不回来了。

   大胖的预感是对的,殿内朱高煦正不亦乐乎的打着朱瞻基屁股,自己屁股也挨了一脚,回头望去。

   “爹,又来?”

   朱棣又是一脚踢去。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朱高煦吃痛,将满身怒气发泄在朱瞻基的屁股之上。

   “哎呦,爷爷,二叔,我受不了咯。”

   “要不换三叔来!”

   “我,我爹,我二叔都挨打了!”

   “三叔可还没挨过。”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

   朱高燧大骂一声小兔崽子就往殿外跑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